池州溪桥
万里长江吸一杯,等闲袖剑九华来。
溪桥独坐无人识,又驾长风跨鹤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江波涛汹涌,喝一杯江水却仿佛能将其全部吞入腹中,闲暇之余信步来到九华山。在溪水边的桥头独自坐下,却无人认识我;于是再次乘着浩荡的长风,骑上仙鹤返回。
去完善
释义
1. 池州: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南部。
2. 溪桥:溪流上的桥梁,此处可能指的是池州境内的某座桥梁。
3. 九华:即九华山,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4. 长风:指远大的志向或者事业。
5. 跨鹤回:比喻成仙升天,这里的“鹤”是道教中的一种神鸟,代表仙人的座驾。
去完善
赏析
《池州溪桥》是南宋诗人李昴英的一首描绘自然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景画卷,通过对江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豪情壮志。诗人以“万里长江吸一杯”开篇,形象地表现了长江之浩渺和雄浑,同时也凸显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气概。接着诗人提到“等闲袖剑九华来”,表明他身处自然美景之中,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随后“溪桥独坐无人识,又驾长风跨鹤回”两句,借溪桥、长风、鹤等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表达出诗人超然物外、潇洒自在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池州溪桥》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昴英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时值宋朝江山风雨飘摇之际。李昴英作为一位深谙儒学、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文人,在动荡的时局中亦无法摆脱忧国忧民的情感困扰。
在诗人的青年时期,他曾随父宦游江南,见识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也深入了解民间疾苦。晚年辞官归隐后,他寓居于皖南山区,并在池州溪桥畔建起了一座书斋,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和情志。在此过程中,诗人对池州溪桥一带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大量诗篇。《池州溪桥》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正面临著北方金国的强大压力,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诗人并未因忧虑而颓丧,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画,寄寓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以池州的溪桥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郁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