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林仲雨
年去又来三月强,诗成未了寸心狂。
已无精力能穿鹄,尚有头颅可牧羊。
老柏纵教逢岁晚,幽兰本不为人香。
东胶待补犹堪战,莫道今无识绕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已是三春之时,诗意盎然却难以完成。
我已无力举弓狩猎,尚可照顾牧羊群。
苍松挺拔不惧寒冬,幽兰自若无需争艳。
尚未补好的屋顶仍可使用,不必担忧不再引人注目。
去完善
释义
1. 三月强:指春季,此时草木生长旺盛。这里“强”意为勉强,即即使身体疲劳也要欣赏春天的美景。
2. 寸心狂:形容心情激动,难以平静。
3. 穿鹄:指射箭比赛。穿,穿透;鹄,箭靶。
4. 牧羊:放牧牛羊。这里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还有放牧的能力,即尚有一定的能力和精力。
5. 老柏:比喻长寿的树木,这里借指自己虽年老但依然健康。
6. 幽兰:兰花的一种,此处用来赞美林仲雨的高洁品质。
7. 东胶:指古代学校的体育馆。这里借指学校。
8. 识绕梁:意思是形容音乐或声音美妙动听,使人无法忘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林亦之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题材创作的,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富有深意。“年去又来三月强”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诗成未了寸心狂”则抒发了诗人以诗歌表达自我,追求艺术境界的决心与信念。“已无精力能穿鹄,尚有头颅可牧羊”则以具体形象描绘出诗人的疲惫与生活所迫,“老柏纵教逢岁晚,幽兰本不为人香”则强调了自己的品性和精神寄托,“东胶待补犹堪战,莫道今无识绕梁”则是激励自己还要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整体来看,这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奉酬林仲雨》是南宋诗人林亦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知。
在创作这首诗时,林亦之正身处南宋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当时,金兵南侵,战事频发,民众生活困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林亦之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众的苦难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此外,林亦之在与林仲雨的诗坛交往中,也展现了他们的友情和对文学的热爱。他们在诗中的唱和互动,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谊传承。这种文人墨客间的往来,对于推动诗歌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