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昭君

标题包含
王昭君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更求工。 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有无比出众的人才能进入汉朝宫廷,绘制的画卷不必过分追求工细。即便因为画作而受到皇帝的宠幸,也已陷入了君王的猜忌之中。
去完善
释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名王嫱,字昭君。 "汉宫":汉代的皇宫,这里指的是汉朝的皇宫。 "画图":指描绘人物的画像。 "入汉宫":进入汉朝的皇宫。 "绝代":形容极美的女子。 "得幸":得到皇帝的宠幸。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更求工”,意指王昭君之所以能进入汉宫成为宫女,全因其美貌无人能及,而非依靠画师的画技去描绘其美貌。诗人通过此句表达出昭君的天生丽质。 颔联“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意指即使是因为画师的图画让昭君得到皇帝的青睐,但也让她陷入了皇帝的猜忌之中。这句诗揭示了昭君虽得宠却因容貌引起皇帝怀疑的命运悲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昭君》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主题,通过对昭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昭君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先,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赵蕃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通过描绘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赵蕃在创作这首诗时的人生际遇。赵蕃一生仕途不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平现象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在创作《王昭君》时,赵蕃可能已经历了多次科考失败,因此他借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赵蕃相关的时代背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地区战火连绵。在这种形势下,赵蕃作为一位有家国情怀的文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命运,更关心国家的安危。他在《王昭君》中通过对昭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综上所述,赵蕃的《王昭君》这首诗是在北宋末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在这一时期,赵蕃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都对这首诗的产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描绘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赵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