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朱质

标题包含
赠朱质
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有鬻荣名。 挂冠便欲辞丹阙,策杖还归老故城。 适喜不求三仕喜,传家惟有十分清。 林间佳处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却选择隐居世间,内心独爱这份超脱世俗的宁静。 待官期满便离开京城,手持竹杖回到故乡古城。 乐于在山林中度过一生,不为名利所累;唯有清白家风世代传承。 在幽静林间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就像用清澈泉水洗涤自己的冠缨。
去完善
释义
1. 袖手长才:指才子虽有很高的才能,但并不愿意随意展示出来。 2. 世路轻:对于世俗的事情不屑一顾。 3. 爱闲:喜欢清静无为的生活。 4. 鬻荣名:通过卖弄自己的名声来获取利益。 5. 挂冠:辞去官职的意思。 6. 丹阙:指皇宫或朝廷。 7. 策杖:拿着拐杖,寓意退休归隐。 8. 适喜:顺其自然地欢喜。 9. 三仕喜:三次做官的喜悦。这里指三次任命都没有接受。 10. 十分清:非常清白,毫无瑕疵。 11. 佳处:美好的地方。 12. 恬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13. 廉泉:寓意清廉的泉水。 14. 濯缨:洗净帽子的缨带,表示归隐山林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赠朱质》是一首宋代诗人宋宁宗创作的五言诗。诗中通过赞扬朱质的才华、品行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恬退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廉品质的推崇。 “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有鬻荣名”两句,表现了朱质才高八斗,却对世间功名不屑一顾,乐于隐居的潇洒性情。 “挂冠便欲辞丹阙,策杖还归老故城”则描绘了朱质看破红尘,准备辞官回乡的画面。其中“挂冠”指解冠,意指辞官。“丹阙”为帝王宫殿,这里代指朝廷。诗人以这样的描绘传递出朱质不慕荣华富贵,只求平淡生活的信念。 “适喜不求三仕喜,传家惟有十分清”二句强调了朱质一心向往恬静生活,不追求名利,而是将清廉作为家风传承。这种独立精神、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末句“林间佳处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则是诗人想象朱质在山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用廉泉之水洗净自己的帽带,表现出对廉洁品德的高度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朱质》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宁宗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陆游正身处朝廷,担任着史馆校勘、国史院编修等职务,积极参与朝政讨论和修订国史工作。然而,他也因正直敢言的性格受到朝廷保守派的排挤,多次被贬谪。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亲眼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朽堕落以及国家的内忧外患。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陆游结识了友人朱质,两人志同道合,相互支持。《赠朱质》这首诗正是表达了陆游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