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商山四皓赞

标题包含
商山四皓赞
橘大天地窄,眼高秦汉小。 一片隠沦心,商山青未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璨(1043-1128),字无文,号石湖居士,俗姓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与释惠洪、释祖可并称为“三僧”。 释道璨自幼聪颖过人,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商山:即秦岭东段的山脉,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 2. 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著名的隐士,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lù)里先生,他们在商山一起隐居,被称为“商山四皓”。
去完善
赏析
《商山四皓赞》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商山中的所见所思。首句“橘大天地窄”以橘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商山四皓的赞美。橘树之盛大,使得天地都显得狭窄,这正是对四皓才德的极大肯定。接下来的“眼高秦汉小”则进一步强调了四皓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一片隠沦心,商山青未了。” 诗人则以青山为背景,塑造出一幅宁静致远的隐逸画面。四皓的心志坚定,甘愿隐居在商山中,与山水为伴,体现了他们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而“青未了”三字更形象地表现了商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四皓与山川共融的情感连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商山四皓赞》是南宋诗人释道璨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正值南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 释道璨(1178-1269),南宋诗僧,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波折。他年轻时曾参与科举考试,但因战乱未能实现仕途梦想。后出家为僧,参禅悟道,成为一代高僧。这首《商山四皓赞》正是在他担任僧职期间创作的。 在南宋末年,由于金、蒙古等外族的入侵,国家局势极度紧张。作为诗人的释道璨,虽然身居寺庙,但也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巨变。在这首《商山四皓赞》中,他以“商山四皓”的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变革的忧虑。 "商山四皓"指的是西汉初年的四位高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因避秦末战乱而隐居于商山,后被刘邦礼聘出山,辅佐太子刘盈。释道璨以"商山四皓"为题材,旨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