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会仙歌

标题包含
会仙歌
轻轻蒙蒙,龙言凤语何从容。 耳有响兮目无踪,杳杳默默。 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仑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青毛仙鸟衔锦符。 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始知僊事亦多故。 一隔绛河千岁余,详玉字。 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劒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 洞阴玉磬敲天声,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唐朝时期文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与韩愈、张籍等人交往密切。 鲍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轻蒙着一层薄雾,龙凤的身影在其中穿梭,显得悠然自得。耳边似乎有声音响起,但放眼望去却看不到任何踪迹,天地间一片沉寂。王母娘娘驾临人间,四周环绕着美丽的花卉和锦绣般的美景。身边的茅盈、王方平两位神仙和一只毛色亮丽的仙鸟,衔着吉祥的锦缎符文。这是我敬献给您——阿环起居王母的信件,从中了解到仙家的事情也充满了波折。与您的距离就像那璀璨的星河,时间仿佛过去了一千年。 在琼楼玉宇之中,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地上,宛如仙人降临。我们手持宝剑,一边翩翩起舞,一边按照礼仪向您行拜见之礼,就像是人间的君王与臣民一般。我这个小仙祈求您赐予我一个名字:飞琼。我们用玉石制成的磬,击打出震撼天地的音乐,为王母娘娘献上祝福。此时,手中的玉杯盛满了延年益寿的美酒,香醇可口。饮下这美酒,我们陶醉在这飘飘欲仙的感觉之中,于是您笑着赐予了我们两人长生不老的秘方。 还没来得及向您的恩赐表示感谢,天地间的景象已经变得浩渺无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轻轻蒙蒙:指天空云彩轻飘飘的样子。 2. 龙言凤语:比喻美好的言辞。 3. 耳有响兮目无踪:形容倾听着美妙的声音,但看不见声音的来源。 4. 杳杳默默:形容遥远而寂静的地方。 5. 花张锦织:形容花的美丽如同锦绣编织而成。 6. 王母:西王母,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女神。 7. 茅盈王方平:西汉末年两位著名的神仙人物。 8. 青毛仙鸟:传说中凤凰的一种,羽毛为青色。 9. 锦符:古代传递信息的彩色丝带。 10. 阿环:指嫦娥。 11. 绛河:即银河。 12. 玉字:指天上的星辰。 13. 瑶台:神话中的宫殿。 14. 冠剑:官员的帽子和佩剑,这里指群臣。 15. 礼容:礼仪的仪式。 16. 君臣事:君臣之间的事务。 17. 愿言:愿意说出。 18. 小仙艺:指飞琼这种低阶仙女的技能。 19. 许飞琼:一个姓许的仙女名。 20. 洞阴:幽深的洞穴。 21. 玉磬:玉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22. 灵扬扬:形容精神焕发。 23. 苍苍:广大的天空。 24. 皇皇:光明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鲍溶的这首《会仙歌》以瑰奇华丽的想象描绘了一场神秘的仙人聚会。诗人通过对气氛、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展现出一幅光彩熠熠的神仙世界图景。 首联“轻轻蒙蒙,龙言凤语何从容”,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龙凤之语表现得惟妙惟肖,展现了仙境中仙人们自在从容的对话氛围。接下来,“耳有响兮目无踪,杳杳默默”通过听有声而视无影的描述,凸显出仙人世界的神秘莫测。 接着诗人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王母娘娘降临的壮丽景象:“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仑来。茅盈王方平在侧,青毛仙鸟衔锦符。”用锦绣般的花朵绽放和王母从昆仑山降临的画面象征王母的尊荣地位;同时茅盈、王方平两位神仙的出现则强调了这场聚会的重要性和盛大场面。 在接下来的诗行中,诗人继续描绘神仙世界的生活细节。如“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始知僊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余,详玉字。”描绘出阿环向王母请安并得知仙人世界的诸多故事。这类似于人间君王与群臣的日常交往,使读者得以窥见仙境日常生活的情形。 紧接着诗人描述瑶台上的翩翩起舞和明月光辉照耀的奇幻景象:“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冠剣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这里出现的舞蹈和冠剑表现了仙境中仙人的精神风貌,显示出他们对待生活的热爱和对礼节的尊重。 结尾部分,诗人更细腻地描绘了飞琼仙子献歌舞的场景:“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这突出了飞琼仙子出众的才艺,以及她为王母献歌献舞时的欢乐气氛,展现了仙境中众仙之间亲切友好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富丽堂皇的笔法勾勒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无限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仙歌》是唐朝诗人鲍溶的一首描绘神仙世界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大约在公元8世纪至9世纪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歌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鲍溶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 鲍溶在这首诗中描述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这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信仰密切相关。在唐朝,道教和佛教盛行,人们普遍相信神仙的存在。许多文人墨客都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仙境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鲍溶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会仙歌》展现了自己对神仙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此外,鲍溶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在唐朝这个繁华盛世,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这可能使他产生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因此,《会仙歌》既是一首描绘仙境美景的诗篇,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