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辇行
汉家代久淳风薄,帝重微行极荒乐。
青娥三千奉一人,班女不以色事君。
朝停玉辇诏同载,三十六宫皆眄睐。
不惊六马缓天仪,从容鸣环前致辞。
君恩如海深难竭,妾命如丝轻易绝。
愿陪阿母同小星,敢使太阳齐万物。
周末幽王不可宗,妾闻上圣遗休风。
五更三老待白日,八十一女居深宫。
愿将辇内有余席,回赐忠臣妾恩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室传承已久,淳朴之风渐薄;皇帝重视隐秘巡游,享受极致的奢侈享乐。
有三千美貌女子侍奉皇帝一人,而我班婕妤不以美色侍奉君王。
清晨,停止御驾,邀请我一起同乘;三十六座宫殿的女眷们都望着我们。
既不惊扰六匹马拉动的御车慢慢行驶,又从容地摇响腰间的玉环,向前行礼。
皇帝的恩情如同大海般深沉难以耗尽,我的生命却像一丝线一样容易断绝。
我愿意陪伴太后一同成为微小星辰,不敢与太阳并论万物。
周朝末年的幽王不值得效法,我听闻上古圣人留下了美好的品德。
五更时分,三位老者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八十一位女子居住在深宫之中。
我愿将御辇内的空余座位,回赐给忠诚的大臣们,以此表达我的恩泽。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家":指汉朝或汉民族,这里用于泛指中原地区。
2. "代久":朝代更替已久,意指世事变化无常。
3. "淳风":淳朴的风俗。
4. "薄":减少,衰退。
5. "微行":皇帝外出巡行。
6. "极荒乐":极度荒淫享乐。
7. "青娥":年轻美丽的女子,这里特指皇帝的妃子。
8. "奉一人":侍奉皇上。
9. "班女":即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此处借指有才德的女子。
10. "以色事君":用美貌侍奉君王。
11. "玉辇":皇帝的座驾,以玉石装饰的车辇。
12. "诏同载":皇帝下诏与臣子同乘一辆车。
13. "三十六宫":古代皇宫的规模庞大,这里用来形容宫殿之多。
14. "眄睐":斜着眼看,这里表示对皇帝的仰慕之情。
15. "六马":古代皇帝出行时驾驭的马车。
16. "天仪":天子的仪容。
17. "鸣环":佩带的玉环发出声响。
18. "阿母":皇帝的乳母,此处借指皇太后。
19. "小星":指地位低微的宫女。
20. "敢使太阳齐万物":意为不敢让皇上的恩泽普照众生。
21. "周末幽王":周幽王,西周末年昏庸无道的君主,曾烽火戏诸侯。
22. "不可宗":不值得效仿。
23. "上圣":德行高尚的圣贤之人。
24. "遗休风":留下美好的风气。
25. "五更三老":古代宫廷中的老人,负责向皇帝进谏。
26. "白日":光明正大的行为。
27. "八十一女":泛指后宫众多女子。
28. "深宫":深宅大院,指皇宫。
29. "辇内":辇车内部。
30. "有余席":有多余的座位。
31. "回赐":转赠。
32. "忠臣":忠诚于国家的臣子。
33. "妾恩泽":皇帝的宠爱之恩。
去完善
赏析
《辞辇行》这首诗描绘了汉代皇帝与女子的相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描述了汉代的皇帝重视微服私访,追求荒淫享乐的生活。在这里,“汉家代久淳风薄”和“帝重微行极荒乐”两句,揭示了皇帝在生活中的放荡不羁和骄奢淫逸。而这样的行为对于国家的治理并无益,反而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接着,诗人通过“青娥三千奉一人”和“班女不以色事君”两句,表达了对皇帝的谴责。他暗示即使有数千美女陪伴,皇帝仍然不满足,而对于那些不以美色侍奉君王的女性,她们却是值得尊敬的。
随后,诗人以“朝停玉辇诏同载,三十六宫皆眄睐”两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场面。这里,“玉辇”指的是皇帝乘坐的车驾,“诏同载”意味着皇帝下令让其他女子陪同乘车。而那些后宫佳丽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能够陪侍皇帝的幸运儿。
紧接着,诗人通过“不惊六马缓天仪,从容鸣环前致辞”两句,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在这里,“六马”是指皇帝座驾的马匹,而“天仪”则是指皇帝的威仪。虽然车驾上的女子众多,但皇帝依然保持镇定,用从容的态度向身边的人致意。
然后,诗人用“君恩如海深难竭,妾命如丝轻易绝”两句,表达了对皇帝与女子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皇帝的恩情如同大海一般深沉,难以耗尽;而女子的生命却如同细线一般脆弱,容易断绝。这句话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她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愿陪阿母同小星,敢使太阳齐万物”两句,表达了他对皇帝与女性的期望。他希望女性能够像阿母一样,成为皇帝身边的贤内助,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他也希望皇帝能够像太阳一样,关爱百姓,公正无私地处理政务。
最后,诗人通过“周末幽王不可宗,妾闻上圣遗休风。五更三老待白日,八十一女居深宫。愿将辇内有余席,回赐忠臣妾恩泽”四句,再次表达了对皇帝与女性的期许。他认为,周代的幽王不能作为榜样,因为他在位时荒淫无道,导致国家灭亡;而他所向往的上圣则是能够遗留美德,使国家繁荣昌盛。他希望皇帝能够像上圣一样,关心百姓疾苦,重用忠诚的大臣,而女性也能够得到皇帝的关爱,过上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辞辇行》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首诗中,鲍溶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自己亲人和故乡的思念。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鲍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唐诗风貌。鲍溶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这个时期,鲍溶的人生经历了很多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深沉内敛。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百态的敏锐观察和对世间冷暖的深切同情。
此外,唐宪宗元和年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繁荣促使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另一方面,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的传播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鲍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这种时代精神的反思和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