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宫
千年兴废地,仙诀字犹存。
露重云生树,坛空月到门。
心清无外事,静极是真源。
此境非凡世,何人与续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千年的变迁与兴废,此地仍留有神仙般的秘诀和字迹。
露水凝结,云雾在树木间飘荡,石坛虽空,月光却照进了门扉。
心灵清澈,便能消除外界纷扰,静心到极致,便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这种境界非凡尘可比,有谁能与我一同探讨延续这些箴言呢?
去完善
释义
1. 道宫:道教的庙宇。这里指代具体的建筑或地方。
2. 释斯植:作者的名字。
3. 兴废地:指历史上兴盛过但又废弃的地方。
4. 仙诀:神仙修炼的方法或秘诀。这里可以理解为关于道教修行的心得或知识。
5. 字犹存:字,文字;犹存,仍然存在。意思是这些仙诀仍然被保留下来。
6. 露重云生树:形容早晨露水滴落在树上,空气中湿气很重,就像云朵生长在树上一样。
7. 坛空月到门:坛,祭坛;空,空寂;月,月亮;到门,到达门前。意思是在空旷的祭坛前,月亮的光芒已经照到了门前。
8. 心清无外事:内心清净就不会被外界的事物干扰。
9. 静极是真源:静极,极度的宁静;真源,真理的源头。意思是当心境达到极度宁静时,就能领悟到真理的源头。
10. 此境非凡世:这个境地不是凡俗世界所能比拟的。
11. 何人与续言:有谁能够继续谈论这个话题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道宫”,诗人以千年的兴衰起落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道教修行画面。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在诗中,“露重云生树”和“坛空月到门”两句形象地刻画了道观周围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心清无外事,静极是真源。”这两句则强调了修道人内心的平静与清净,通过内心的平静与清净,达到了真源的境界。这种境界既是对道家精神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最后,诗人以“此境非凡世,何人与续言。”发出感叹,将读者带入了道家世界的神秘境地。这种境地不仅超越了世俗世界,也超越了语言表达的局限,使人们不禁思考:在这超凡脱俗的境界里,又有谁能够继续言说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宫》是宋代诗人释斯植的一首描绘道家修行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释斯植生活在南宋末年,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无详细记载,但据现有资料推测,他是一位热衷于修道的僧人。
在南宋时期,道教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熏陶。释斯植作为一位出家人,对道家修行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在《道宫》一诗中,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道家的修行环境和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摒弃。
此外,南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精神寄托。释斯植作为一个出家人,可能也受到了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希望通过修道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此,《道宫》这首诗不仅是对道家修行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探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