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

标题包含
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
深巷足秋意,市声寂无哗。 门前篱落闲,淡淡牵牛花。 老树罢西风,羁鸿叫寒沙。 念我同袍子,渺焉天一涯。 别离怅交情,漂零惜年华。 清坐抚遗编,行吟岸乌纱。 世味尝已熟,呼童烹灵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幽深的巷子中感受秋天的气息,城市的喧嚣渐渐平息。 门前的篱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闲,还有那淡紫色的牵牛花在静静开放。 古老的树枝摆脱了西风的束缚,离群的鸿雁在寒冷的沙滩上呼唤同伴。 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我们之间的距离仿佛是天地之间的一线。 离别让我们惆怅不已,岁月流转让人心生感慨。 坐下来抚摸这遗留下来的篇章,时而哼唱着,头戴乌纱帽漫步在岸边。 尝遍了世间百味,就唤来童子煮上一壶灵芽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溪:地名,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2. 精舍:佛教徒修炼居住的场所。 3. 深巷:幽深的街巷。 4. 足:充满。 5. 秋意:秋天的景象。 6. 市声:城市的喧嚣声。 7. 无哗:安静,没有喧哗。 8. 门前:屋前的意思。 9. 篱落:用竹子、树木等做成的围墙。 10. 闲:闲置,指空闲的地方。 11. 牵牛花:一种花卉,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开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2. 老树:古老的树木。 13. 罢:停止。 14.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萧瑟的秋天。 15. 羁鸿:被束缚的大雁,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16. 叫寒沙:在寒冷的沙滩上鸣叫。 17. 同袍子:同一时代的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 18. 渺焉:形容距离遥远。 19. 天一涯:天边,指遥远的天涯海角。 20. 别离:分别,分开。 21. 怅:惆怅,失落的心情。 22. 交情:友情,友谊。 23. 漂零:漂泊不定。 24. 惜年华:珍惜时间,感慨时光的流逝。 25. 清坐:静静地坐着。 26. 抚遗编:翻阅古籍文献。 27. 行吟:一边行走一边吟诗。 28. 岸乌纱:戴上乌纱帽,表示出游。 29. 世味:人生的滋味,生活的体验。 30. 尝已熟:已经习惯了。 31. 呼童烹灵芽:呼唤童子煮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初秋的夜晚,诗人身处双溪精舍,感受到了深巷中的秋意和寂静的市声。篱笆前的牵牛花显得格外淡雅,老树在风中摇曳,远方的鸿雁在寒冷的沙滩上哀鸣。诗人想念着远方的朋友,感叹离别惆怅与漂泊无定的生活。 诗人以宁静的心态阅读古籍,沿途吟唱,享受这份宁静。世间繁华早已看透,于是呼唤童子煮一壶茶,品味生活的真味。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在复杂世界中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也抒发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年华流逝的惋惜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是南宋诗人徐瑞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立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徐瑞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理想主义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他在双溪精舍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表达了渴望宁静的心境。通过这首《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我们可以感受到徐瑞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