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国佐亦爱堂韵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
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现今世界中,许多人梦想着摆脱世俗的束缚。有的人沉溺于权力和地位的诱惑,无暇回首。但一旦陷入红尘的泥沼,就会容易失去方向。所以我们要深入反思,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只是短暂的寄托。奔波劳碌只会带来困扰和烦恼,而宁静之中才有真正的快乐。
那些被世人看做栋梁之才的人,也曾有过荣华富贵。但是当他们看清了生活的真谛,便立刻选择放弃那些名利。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害怕辜负了曾经的梦想,或者担心被名利拖累。因此他们寻找陶渊明的踪迹,回归田园生活,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享受着平静的日子。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就像窗外的月亮一样明亮。
这种简单的生活足以让他们内心满足,忘却年华的老去。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苦苦挣扎,通过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读着他们的诗篇,让我感觉到了与世无争的快乐,就像是逃离了尘世喧嚣,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生,都在虚度光阴。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和他们住在附近的地方,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虽然我还受到世俗的拖累,但我内心向往他们的生活。如果我能跟随他们的脚步,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也能写出动人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形容众多的人都在谈论弃官的事。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再次被高官厚禄的诱惑打动,一个念头之间就产生了偏差。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应该深入反思,领悟到这个身体都是暂时的寄托。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忙碌奔波只会带来困扰,宁静之中却蕴含着奇妙的乐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您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昔日曾在仕途上获得荣光。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正追求荣华富贵之时,您为何这么快就决定脱离呢?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大概是担心辜负了最初的信念,或者被名利所迷惑。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独自寻找陶渊明曾经归隐的地方。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与亲朋好友继续过去的生活,饮食起居保持原来的习惯。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在明亮的月光下完成诗篇,久坐之后鞋子上都积满了灰尘。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真正的快乐,足以安慰晚年时光。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我现在还在人生的旅途中苦苦挣扎,因为您的原因找到了回归的道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阅读您的闲适诗篇,让我更加觉得可以忘却世间的烦恼。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就像逃离空虚一样,专心聆听美好的音乐。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想到这个有限的身躯,岁月就在空虚中度过了。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将来希望能为您选择居住的地方,与您相邻而居。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您的超凡脱俗的风采,我在心中一直敬仰不已。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虽然我被世俗所累,但内心却无法写出优美的诗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如果能跟随您的脚步,那么我也可以登高赋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厚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思考,展现出作者对人生选择的独特看法。诗歌表达了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迷惑,忘却了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而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并非来自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诗人借由陈国佐的故事,反思了自己的生活选择,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幸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关照自己的心灵成长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是南宋诗人吴芾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蒙古帝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国家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即使在这样一个时代,仍有人坚持着对文化、教育和道德的执着追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位宋代诗人,吴芾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丰富,但他却以诗才横溢著称。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要面对战乱的困苦,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对文化的热爱和对道德的追求。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在创作这首《和陈国佐亦爱堂韵》时,吴芾或许正身处战乱之中,但他的心灵却仿佛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在这里,他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歌既是吴芾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