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庭下青书带

标题包含
庭下青书带
庭下青书带,书带瑞康成。 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 六经具缣册,儒先效勋绩。 谁知百世下,其功明且亟。 易首纯干称六龙,六龙御天风云从。 书始唐尧大中世,荡荡如天莫可踪。 诗则二南渊且奥,春秋赏罚王道通。 礼乐灰于秦火酷,然其遗意和且雍。 汉儒掇拾无遗力,兀守章句非从容。 二京之末康成出,六经将出逢此翁。 然而本无超俗姿,犹寄视听于盲聋。 岂如先生一理贯,洞照六籍罗心胸。 历数帝王如一二,天地由我方全功。 仲尼春秋欲成日,麟出鲁郊殊超轶。 孔道大哉虽不用,所感亦大非凡质。 区区一康成,书带瑞已形。 先生非此比,况兹道既行。 当使麟凤辈,杂沓更纵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庭院里飘着青色的书带,书带承载着吉祥如意。 康成依旧保持着出世的心态,无论是行动还是藏身都能让人明晰其意。 儒家经典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先贤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谁能想到千百年后,这些伟大的成就仍然熠熠生辉。 易经之首就是乾卦中的六龙,它们在天宇中翱翔,掌控风云。 书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尧的时代,那时的世界浩渺无边,无法追寻。 诗歌源自《诗经》中的二南篇,深奥而又富有内涵,如同春天的河水。 《春秋》讲述的王道赏罚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们理解公平与正义。 尽管礼乐在秦朝被焚毁,但它们的精神和氛围仍然流传下来。 汉代的学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传承文化,但他们过于依赖古典文献。 到了东汉末年,康成出现,他整理并传承了六经的文化,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然而康成的才学并非超凡脱俗,他的眼睛和耳朵有时也会受到蒙蔽。 然而与康成相比,您的学识更为深厚,对六经的深刻理解让您无所不知。 您能轻松地数清楚历代帝王的事迹,天地间的道理都在您的心中。 在孔子写《春秋》的日子里,鲁国的郊外出现了麒麟,这实在是非常独特的事情。 虽然孔子的学说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它感动的人却非同凡响。 小小的一个康成,已经在书带上显现出了吉祥的征兆。 相比之下,您的才能远远超过了他,更何况您的学说已经开始流行。 现在就让那些高贵的动物一起出现,让这个世界更加繁荣昌盛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康成:指西汉学者杜林,字子康,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杜林为杜成,后人称其为康成。 2. 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记》《春秋》。 3. 汉儒:汉代儒家学者。 4. 二京: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5. 仲尼春秋:《春秋》的别称,传为孔子所作。 6. 麟出鲁郊:古代认为出现麒麟是盛世的象征,这里指的是孔子作《春秋》的时期。
去完善
赏析
《庭下青书带》这首诗歌描绘了书房里青色的书带,象征着知识与学问。诗人用康成(即汉代著名学者郑玄)的形象来阐述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康成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当时并未得到世人重视,直到后世才知其贡献之大。因此,诗人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像郑玄那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结尾部分,诗人表示自己的理想是能够成为像孔子那样的伟大导师,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实现人文教育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庭下青书带》是唐代诗人唐士耻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9年,正值安史之乱平定后的几年。在这段时间里,唐士耻作为一位文人雅士,经历了战乱的痛苦和国家统一的喜悦。 在这首古诗中,唐士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庭院中的绿叶如同书写的纸张,嫩绿的草地上飘动着丝带般的枝条。这种宁静、祥和的景象正是当时国家逐渐恢复元气的象征。 与此同时,唐士耻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虽然战乱已经平息,但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需要时间来恢复。因此,他希望在国家的重建过程中,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和平,共同努力,让国家重新焕发出昔日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