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所废忘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译文:
昔日所学所剩无几,内心向往难以追寻。
世事纷繁难明,箴言散落九州各地。
尽管热爱古籍研读,仍然寄情于古简诗词。
如今再无袁伯业这样的人物,我独自见识浅陋,任由岁月侵蚀。
去完善
释义
1. 旧学:指旧有的学问、知识。
2. 纷无:分散无常,很多。
3. 幽怀:深沉的情怀。
4. 万机论:多本古籍中的论述,如《汉书·贾山传》等。
5. 零落:这里指散失。
6. 九州箴: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通常用以规谏君王或阐述治国之道。
7. 枉嗜:白费心思喜好。
8. 韦编读:韦编是古人用绳子将竹片串起来制成书卷的方法,这里指读书。
9. 槁简:即竹简,古时的书籍,此处代指阅读古籍。
10. 时无袁伯业:意指现在没有像东汉袁伯业那样能流传下来的藏书世家。
11. 孤陋: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12. 年侵:年龄渐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读书与遗忘的古诗。诗人以自身的读书体验,展示了知识纷繁多杂且易被遗忘的特点。他以“万机论”和“九州箴”比喻浩瀚的知识,又以“韦编”和“槁简”暗示书籍之丰富多样。诗人在这种困境中反思自身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表达出对学识广博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孤独知识的自勉。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像袁伯业那样,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不受时代局限的影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书多所废忘》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宋庠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97年左右。当时宋朝刚刚建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宋庠在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刻苦攻读,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然而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使得他在官场上备受排挤,尽管才学出众,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读书辛苦、人生坎坷的诗篇。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人阶层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宋庠的生活经历和他所处时代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动机和诗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