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叶无咎

标题包含
挽叶无咎
偃室多宾客,周南隔岁年。 我穷甘悄悄,君义独悁悁。 病著心何壮,书来墨尚鲜。 含桃饷进节,一念卫悽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的房间里有很多朋友,虽然周南相隔千里。 尽管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你总是慷慨大方。 我们各自有各自的困难,但彼此依然保持联系。 每当我收到你的来信,仿佛看到你鲜活的身影。 在这水果丰盛的季节里,我心怀感激之情。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偃室:古指卧房,此处指的是读书之处。 2. 周南:古代的地名,这里指的是中原一带。 3. 隔岁年:表示相隔的时间较长,寓意岁月沧桑。 4. 悄悄:安静、寂静的样子。 5. 君义:尊称友人之道义。 6. 悁悁:忧愁、忧伤的神情。 7. 病著心何壮:疾病缠身的孙应时内心依然豪壮。 8. 书来墨尚鲜:此处意思是收到朋友的来信还保留着新鲜的墨迹。 9. 含桃:即樱桃,水果的一种。 10. 饷进节:古代指用食物祭祀祖先神明的节日。 11. 一念:稍微考虑一下。 12. 卫悽然:形容感慨万分、悲凉不已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挽叶无咎》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叶无咎生前的情景和作者对其的怀念之情。首联“偃室多宾客,周南隔岁年”描绘了叶无咎生前家中经常高朋满座,而其逝世已是数年之后。颔联“我穷甘悄悄,君义独悁悁”表达了自己虽贫困却甘于寂寞,而叶无咎的高尚品质却让人难以忘怀。颈联“病著心何壮,书来墨尚鲜”则表现出叶无咎即使病重仍心怀壮志,他的书信墨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尾联“含桃饷进节,一念卫悽然”通过描述给已故友人送樱桃这一场景,表达了作者在特定节日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叶无咎的人格魅力,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无限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叶无咎》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一首悼念亡友之作。据诗中所述,叶无咎离世后,孙应时为表哀悼之情而写下此诗。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公元1140年至1170年之间,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兵侵略、国土丧失的困境之中。孙应时身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身处时代的风口浪尖,目睹了国家动荡和百姓疾苦。他一生沉浮于宦海之中,曾数次被贬谪,几经起起落落。 在这段时间里,孙应时与叶无咎结识并成为挚友。两人共同经历了国家动乱的岁月,一同砥砺学问,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义相互勉励。然而,天意弄人,叶无咎不幸早逝,孙应时悲伤之余,写下了这首深情的悼亡诗,以表达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