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不巫困
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
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
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
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波荡漾的新绿铺满了竹篙,在飞翔的大雁声中新年即将结束。
梅花的花蕾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清爽,但酒杯中的味道已经不再关心是甜还是酸。
内心的召唤无法进入幽静之人的梦境,而季节的变化却总能让勇敢的人感到惊心。
让我们在春天最美的时光里尽情享乐,用优美的词句和动人的歌声温暖早春的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 "鳞鳞":形容水波密集如鱼鳞。
2. "新绿":春天新生的绿色植物。
3. "涨":上涨,这里指水位上升。
4. "篙竿":撑船的长竹竿。
5. "飞雁":飞行的大雁。
6. "岁已阑":一年快要结束。
7. "梅蕊":梅花的花蕾。
8. "冷淡":指清淡的香气。
9. "酒杯":装酒的杯子。
10. "甜酸":指酒的甜味和酸味。
11. "徵招":古代的音乐术语,指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
12. "幽人":隐士,指闲居的人。
13. "节物":季节的景物。
14. "壮士":勇敢的人。
15. "肝":古代认为肝是勇气的所在。
16. "趁取":抓住机会。
17. "芳菲":花草的香味。
18. "行乐":享受快乐。
19. "丽词":优美的词语。
20. "妍唱":美妙的歌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较为复杂,但通过其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联以“鳞鳞新绿涨篙竿”描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而“飞雁声中岁已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春意盎然的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光。颔联中,“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表现了作者在春天的环境中保持冷静、自持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超脱。颈联中的“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则展现了作者在春天里感慨世事无常,感叹人生如梦的心境。尾联中的“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则呼吁人们在美好春光中尽享欢乐,用美好的语言赞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不巫困》是宋朝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段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的时期,也是文人墨客抒发家国情怀和哀伤现实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里,李流谦的生平经历非常丰富。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成年后,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文官。然而,他在官场并不得意,多次被贬谪。在官场浮沉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民生疾苦,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影响。李流谦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与金国战争的紧张时期。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