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兰

标题包含
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支花朵在桌子上散发着光芒,就像飘逸的才士气宇轩昂。 试着用秋风去观察和评价它,它的香气如何能与当时的树林相比呢?
去完善
释义
1. 俄:不久、短时间 2. 几案:书桌、办公桌 3. 昂藏:豪放的样子、气概非凡 4. 平章:品评、评论 5. 何似:如同、类似于
去完善
赏析
赵以夫的这首《咏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形象。诗人将兰花比喻为“一朵俄生几案光”,形象地描绘出兰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同时,诗人又以“尚如逸士气昂藏”来形容兰花的气质,表现出兰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秋风试与平章看”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兰花的赞美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在秋天这样的季节,兰花依然能够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最后一句“何似当时林下香”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美艳和高雅气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兰》是南宋诗人赵以夫创作的一首描绘兰花之美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的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文化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以夫作为一名爱国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时刻萦绕心头。他渴望恢复国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直接参与抗金斗争。因此,他选择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咏兰》一诗中,赵以夫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坚守。兰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花卉,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诗人通过描绘兰花的形态、香气和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也反映出赵以夫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盛世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