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

标题包含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请代我向江南的父老乡亲们转达问候,让他们时常把我的渔蓑拿出来晒一晒。
去完善
释义
柔柯:柔软的柳枝。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以“归去来兮”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归宿的迷茫与无奈。“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情绪,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文描绘了黄州的生活场景,既有对当地风俗的细腻刻画,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下片从离别的思绪切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直抒胸臆,道出了人生漂泊不定的辛酸。随后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未来,设想在汝州欣赏秋景的情景,为全词增添了一抹宁静与超然。结尾处嘱托故人照料家园,并传递对江南父老的思念之情,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整首词融叙事、抒情、写景于一体,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展现了苏轼面对逆境时豁达而不失温情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此时苏轼已近知天命之年。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后,他终于获准离开这个谪居之地,调任汝州。然而,仕途坎坷、人生过半的感慨让他倍感惆怅。在离别之际,东坡先生既留恋黄州的山水人情,又思念远在蜀地的故乡,更对未知的前路充满感慨。这首词正是在这种复杂心境下写就,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淳朴生活的眷恋与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