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武康社日)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
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房间,红色的窗户,这个小房子真是美极了。刚刚酿好的美酒,颜色如同嫩鹅黄一般诱人。还有那半青的橙子,香气四溢,让人心生怜爱。
夜晚的风露洒满了窗帘,清澈如水,仿佛让人陶醉在这片美景中。而笙箫的声音更是让人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夜幕刚刚降临,芙蓉花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更加冷清。

去完善
释义
1. 武康: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西部。
2. 社日:古代农民在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和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时有集会,人们游乐庆祝。
3. 碧户:绿色门窗,形容房屋华丽美观。
4. 朱窗:红色的窗户。
5. 小洞房:指小巧的居室。
6. 玉醅:美酒。
7. 嫩鹅黄:比喻酒色淡黄如嫩鹅蛋黄。
8. 橙子:橙树果实,此处指橙子颜色。
9. 可怜:可爱。
10. 风露:风和露水,这里指窗户外的景象。
11. 笙箫:两种竹制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12. 醉为乡:陶醉于乡村之乐。
13. 芙蓉:木芙蓉,一种灌木,秋季开花,花色有红、白、黄等,这里用来描绘绣屏上的图案。
14. 绣冷:刺绣的寒气,形容夜色渐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乡村的恬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首句“碧户朱窗小洞房”形象地展现了乡村人家的生活场景,以绿色的门窗、红色的小房间为主体,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新鲜的酒酿和美味的橙子,这些都是秋日丰收的象征,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下阕中,诗人通过“风露满帘清似水”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清新。最后,诗人用“笙箫一片醉为乡”表达了自己陶醉于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乡村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武康社日)》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一首词。据史书记载,这首词作于公元1114年,正值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此时,毛滂已年过半百,但他仍怀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他的生活并不如意,多次科举不第,又因得罪权臣而遭受排挤。然而,毛滂并未因此放弃理想,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词抒发心中的情感。
在宋代,文人墨客喜好出游、聚会,相互交流诗词歌赋。毛滂在与友人游历武康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浣溪沙(武康社日)》。词中描绘了春日出游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观,同时也体现了毛滂在逆境中的坚韧品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