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二
闻道湖南幕,人无第二流。 文书有余暇,风月可销忧。 梦远宁能续,诗成谩益愁。 幽庭步春草,鸡撼屋山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听说湖南一带的文人墨客,人才出众,没有二流的。在处理文书公务之余,欣赏风花雪月可以消除烦忧。梦境遥远无法延续,写诗作赋反而增添忧愁。在幽静的庭院中漫步观赏春天的花草,时而有鸡鸣声回荡在屋顶山头上。
去完善
释义
1. 文叔:指徐照,字文叔,宋代诗人。 2. 转送:意为传送、传递。 3. 畏知:即赵蕃的好友李祁,字畏知,宋代文人。 4. 初到长沙:指李祁刚到长沙任官。 5. 寄诸弟:寄给其他的兄弟。 6. 示同志:展示给志同道合的朋友。 7.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律和用韵来创作新的诗篇。 8. 人无第二流:形容人才出众,无人可以媲美。 9. 文书:处理公文事务。 10. 余暇:空闲的时间。 11. 风月:风和月,此处代指美好景色。 12. 销忧:消除忧愁。 13. 梦远:梦想难以实现。 14. 宁能续:意思是无法继续。 15. 诗成:诗歌创作完成。 16. 谩益愁:自嘲之意,指写了诗反而增加了忧愁。 17. 幽庭:幽静的庭院。 18. 步春草:在春天的小草上漫步。 19. 鸡撼屋山头:鸡鸣声震撼山头的房屋。
去完善
赏析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二》赵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湖南生活的向往。首先,“闻道湖南幕,人无第二流”两句赞美了湖南的人文环境和人才辈出,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文书有余暇,风月可销忧”则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表示在闲暇时光里欣赏风景、放松心情。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安逸的生活,而是深感忧虑和牵挂。“梦远宁能续,诗成谩益愁”表明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幽庭步春草,鸡撼屋山头”则是用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盼望相聚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蕃在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作。在这段时间里,赵蕃因为社会动荡和家族变故,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在多次科举考试中落第,家道中落,但始终坚守气节,未曾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赵蕃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其中包括他的好友文叔。文叔将畏知的两首诗转送给赵蕃,触发了他对畏知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作为回应。在这首诗中,赵蕃表达了对畏知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赵蕃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们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用自己的文字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赵蕃也是如此,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