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桐庐李华甫
客里光阴叹白驹,青山何处故人疏。
花开花落难逢笑,潮去潮来莫寄书。
北海酒深时自醉,西湖水浅晚堪渔。
新诗忽见因相忆,何日携琴话起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异乡度过的时光就像流星划过,令人感叹不已;青山常在,但故人已疏远,不知身在何处。花儿开了又谢,难见笑脸; 潮起潮落,却未曾寄过书信。北海的酒斟得再深,人也会自我陶醉;西湖的水虽浅,傍晚时分仍能撒网捕鱼。无意间见到别人写的新诗,勾起了我的思念之情,期待着有一天能与友人弹琴共叙日常点滴。
去完善
释义
1. 客里:离家在外之地。
2. 白驹:形容时光流逝。
3. 青山:泛指山水。
4. 故人:旧交,老朋友。
5. 花开花落:喻指时间的推移。
6. 难逢笑:不容易见到笑容。
7. 北海:古代山东的北海地区,这里指的是江苏一带的北海。
8.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湖泊,此处是比喻江南水乡。
9. 水浅:水位较低的时候。
10. 堪渔:可以捕鱼。
11. 新诗:刚刚创作的诗歌。
12. 起居:日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连文凤写给他的朋友李华甫的,表达了诗人在异地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以“白驹”比喻时光流逝,表达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颔联通过描绘花开花落、潮起潮落的自然景象,传达出时光的流转以及与友人难以相聚的现实;颈联则用北海的酒深和西湖的水浅,象征诗人的孤独和渴望友谊的抚慰;尾联则以新诗相赠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并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一起畅谈生活琐事。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桐庐李华甫》是南宋诗人连文凤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连文凤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时局动荡,无法继续在官场立足。他的父亲也在这期间去世,使得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守孝。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国家和时代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南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金国和蒙古相继南下侵略,南宋朝廷疲于应对,民不聊生。而此时的江南地区,虽然相对较为安定,但也受到了战乱的波及,经济和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连文凤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得更加浓烈。
这首《寄桐庐李华甫》正是连文凤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华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命运的关切。他用“断桥残雪”、“落叶秋风”等意象描绘了当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