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野水花朝之集
睡起名园百舌娇,一年春事说今朝。
秋千庭院红三径,舴艋池塘绿半腰。
苔色染青吟屐蜡,花风吹暖弊裘貂。
主人自欠西湖债,管领风光是客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生活在名园之中,各种鸟儿的歌声尤为动听。一年的春天,现在正是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有秋千的院子里,红花点缀了三条小路;在浮着小船的池塘里,嫩绿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踏着青苔,留下足迹和足迹上的蜡质;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让人感到暖意融融。原本的主人想要游览西湖,却迟迟未动身。幸运的是,客人帮忙享受了这个美丽的春光。
去完善
释义
1. 百舌:指各种声音嘈杂,形容春天的热闹景象。
2. 睡名园:可能是指朱继芳的家乡或者所住之处的花园。
3. 百舌娇:娇嫩的鸟儿叫声喧闹,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 一年春事:指的是一年的春光景色。
5. 今朝:现在、今天。
6. 秋千:一种游戏器具,常用于春季游乐。
7. 庭院:这里指游玩的场所。
8. 红三径:指盛开的花卉装点着小路。
9. 舴艋:小船的意思。
10. 池塘:一种水景设施。
11. 绿半腰:形容水草只生长到池塘的一半高度。
12. 苔色:指青苔的颜色。
13. 染青:被绿色覆盖。
14. 吟屐蜡:蜡质的鞋子踩在青苔上行走。
15. 花风:春风吹拂花朵的景象。
16. 吹暖:吹来的风暖和。
17. 弊裘貂:破旧的衣服和毛皮衣物。
18. 自欠西湖债: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利用西湖的美景。
19. 管领:掌握、主宰。
20. 风光:美好的景色。
21. 是客邀:邀请客人来共享美景。
去完善
赏析
《次韵野水花朝之集》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睡起名园百舌娇”一句,通过描述百舌鸟的叫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一年春事说今朝”则强调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现在,即花朝时节。
接下来的两句“秋千庭院红三径,舴艋池塘绿半腰”,通过描绘红色的秋千、绿色的池塘,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诗人用“红三径”和“绿半腰”这两个词,巧妙地传达了春天的多彩之美。
“苔色染青吟屐蜡,花风吹暖弊裘貂”这两句,通过对苔色、花风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诗人以青苔、花朵为线索,表达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通过“吟屐蜡”和“弊裘貂”这两个词,诗人巧妙地将春天与自然、人文结合起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两句“主人自欠西湖债,管领风光是客邀”,则是诗人对自己在春天未能领略西湖美景的遗憾。诗人以“欠西湖债”这一形象的表达,突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风景的向往。同时,诗人也以“管领风光是客邀”这一观点,强调了欣赏美景需要他人的邀请和陪伴,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共享美景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野水花朝之集》是南宋诗人朱继芳的一首咏花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7年,即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正值南宋中叶。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对繁荣,但也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朱继芳作为一位南宋诗人,其人生际遇与当时的文人墨客相似。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历任州县官职,但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此外,他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建树,擅长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次韵野水花朝之集》创作的时间段内,南宋朝廷正面临金国等外部势力的压力。尽管宋孝宗在位时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南宋国力并未得到根本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士大夫们纷纷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以表达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