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江滨

标题包含
夏日江滨
鸟迹铺天篆,金波漾日沙。 鹭拳岩积雪,风勺浪飞花。 江断客帆入,崖回山影斜。 峰云青入汉,略约二三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鸟儿展翅铺满天际,金光粼粼荡漾在沙滩。 白鹭在山岩上紧缩翅膀,好像身披白雪,风儿吹过激起浪花飘洒。 江水曲折阻断了客船行进,悬崖回绕使山影倾斜。 山峰云朵一起向天空伸展,隐约看到山腰处的两三户人家。
去完善
释义
《夏日江滨》薛季宣: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江滨风光的古诗。以下是一些关键词的解释: 1. 鸟迹:这里指的是鸟的足迹或鸟在空中飞翔的痕迹。 2. 铺天:遍布天空的意思。 3. 篆:这里指天空中的鸟迹如同篆字一样排列。 4. 金波:阳光照耀在水面上形成的闪烁的光波。 5. 漾:荡漾,起伏不定的意思。 6. 日沙:太阳照在沙滩上的景象。 7. 鹭拳岩:鹭鸟在岩石上筑巢的景象。 8. 积雪:这里的雪是指白鹭的羽毛洁白如雪。 9. 风勺浪飞花:风吹过水面,浪花四溅,就像在倒酒。 10. 江断客帆入:江水从两山之间流过,客船驶入江中。 11. 崖回山影斜:悬崖峭壁间,山的影子倾斜。 12. 峰云青入汉:山峰之上的云朵仿佛升入了蓝天。 13. 略约:隐约、朦胧的样子。 14. 二三家:远方的两三户人家。
去完善
赏析
薛季宣的这首《夏日江滨》以白鹭、金沙等元素描绘了夏日的江边景象,具有浓厚的自然情趣和地理风情。诗人通过对江景的精细观察,形象地展现了江滨的特有魅力。其中,“鸟迹铺天篆”写出飞鸟翔空的壮观景象,同时赋予鸟迹以神秘的色彩;“金波漾日沙”描绘出阳光洒在金沙上的美丽画面,暗示了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致。诗中还有对风和浪的巧妙刻画,如“鹭拳岩积雪”和“风勺浪飞花”两句,写出了江风吹拂,波浪翻涌的自然状态。此外,诗人还通过捕捉江帆、山影等细节,展现了动态的江滨景象。全诗读来,如同一幅清新的山水画,让人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江滨》是南宋诗人薛季宣在1164年创作的古诗。此时正值金兵南侵,宋室偏安之际。他一生奔波,努力践行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关注时局,对民生疾苦深感同情。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夏日景色,既体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其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之情。 在国家动乱之时,薛季宣身为官员,面临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他曾积极参加抗金活动,主张加强战备,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然而,他的努力并未能改变局势的恶化。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诗言志,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忧虑。 此外,《夏日江滨》一诗还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时代风貌。江南地区在南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对江滨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江南风光和人民生活。同时,他也借由诗歌表达了对家乡山水和生活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