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丝

标题包含
游丝
游丝浩荡醉春光,倚頼微风故故长。 几度鶑声留欲住,又随飞絮过东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的美景中,飘动的蛛丝如酒醉般荡漾,依赖于轻柔的风,它不断地摇曳。黄鹂的歌声几次想要留下驻足,但又随着飞散的柳絮飘过了东墙。
去完善
释义
《游丝》:本诗描绘了春日里的游丝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注释: 1. 游丝:飘动的蛛丝,这里指春日里的轻盈柳丝。 2. 浩荡:形容事物的广阔或壮大。 3. 醉春光: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 4. 倚頼:依赖、依靠。 5. 微风:轻风。 6. 故故:屡次、经常。 7. 度:次、回。 8. 鶑声:莺的叫声。 9. 留欲住:想留下。 10. 飞絮:飘飞的柳絮。 11. 东墙:东边墙体,泛指建筑物的墙壁。
去完善
赏析
《游丝》这首词以“游丝”为题,寓意着一种轻盈、飘渺的情感状态。首句“游丝浩荡醉春光”描绘出游丝在春光中飘扬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倚頼微风故故长”则表现了游丝随风轻舞的姿态,仿佛在享受着微风的拥抱。 接下来的两句“几度鸎声留欲住,又随飞絮过东墙”则进一步描绘了游丝的变化和飘逸。“几度鸎声留欲住”暗示了游丝在春天的声音中流连忘返,而“又随飞絮过东墙”则表现了游丝随着飞絮飘散的意境。 整首词以一种轻盈、浪漫的手法描绘了游丝在春天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丝》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吕祖谦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南宋与金国南北对峙。吕祖谦本人历经靖康之变,对国家的现实状况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这首《游丝》中,吕祖谦通过对游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深的忧国忧民之心。游丝在风中飘荡,看似自由,但实则无力抵抗风雨,这正是当时南宋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诗人眼中,国家和人民如同这游丝一般,虽有一时的繁荣,但在强敌面前却不堪一击。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吕祖谦本人的心境。在当时,吕祖谦虽然身处高位,但他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前途出一份力。然而,在现实中,他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如同游丝一般微弱,无法改变现实。因此,这首诗既是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反映,也是对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