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前韵答石秀才

标题包含
次前韵答石秀才
幽轩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谈答晚晴。 共听铜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晓云生。 清诗未读心先醉,别日无多梦已惊。 闻道乌衣盛文史,祇愁异姓后宗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幽静的轩窗映照着明亮的光线,正适合畅谈以回报这美好的傍晚。共享聆听铜瓶中的秋雨声,并不知石鼎上的云朵已经升起。清新的诗篇还未读完就已令人陶醉,离别的那一天没有多少梦境但已令人吃惊。听说乌衣巷中文学历史底蕴深厚,只是担忧异姓后代在宗盟中的地位。
去完善
释义
1. 次前韵答石秀才:这是一首古代诗人吕祖谦写给石秀才的回诗。 2. 幽轩返照可窗明:幽轩,表示安静的房间;返照,即夕阳返照;可,是古文中的用法,意为“相”或“互相”;窗明,窗户明亮。整句意思是,夕阳返照使得安静的房间变得明亮。 3. 政用高谈答晚晴:政用,古文中的用法,意为“正好”;高谈,指深入的谈论;答晚晴,回应傍晚的晴天。整句是说,正好通过深入的讨论来回应傍晚的好天气。 4. 共听铜瓶秋雨急:铜瓶,古代装酒的一种器皿;秋雨,秋天的雨水;急,快速。整句是说,一起聆听着窗外快速的秋雨声。 5. 不知石鼎晓云生:石鼎,古代烧水的一种器皿;晓云,清晨的云彩。整句意思是,不知不觉间,清晨的云彩已经升起来了。 6. 清诗未读心先醉:清诗,清新的诗歌;未读,还未阅读;心先醉,形容内心深受感动。整句是说,还没有阅读清新诗歌,内心就已经深受感动了。 7. 别日无多梦已惊:别日,离别的那一天;无多,不多;梦已惊,指梦境已经醒来。整句意思是,在离别的日子里,即使梦境不多,也已经感到惊恐不安。 8. 闻道乌衣盛文史:乌衣,指南京乌衣巷;盛文史,指文人墨客云集。整句意思是,听说南京乌衣巷文人墨客云集。 9. 祇愁异姓后宗盟:祇,只;异姓,不同姓氏的人;后宗盟,后来的同族之人。整句意思是,只担心后来不同姓氏的人会结成同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石秀才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诗词艺术的热爱。首联描绘了幽静的环境和高谈阔论的情景,展现了两人志趣相投的氛围。颔联通过“铜瓶秋雨”和“石鼎晓云”两个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对友情的珍视。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石秀才诗才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将离别的担忧。尾联则提到了乌衣巷这个历史文化名地,表达出诗人对文学传承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哲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前韵答石秀才》是南宋文学家吕祖谦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吕祖谦,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国子监祭酒等职。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诗名远播。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历史使命感。 在这首诗中,吕祖谦通过对石秀才的酬答,表达了自己对学问、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在诗中,他提倡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反对虚浮之风;同时,他也强调人生的现实意义,主张积极入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这种观念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南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