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九江赠同舍陈伯秀

标题包含
过九江赠同舍陈伯秀
异时夫子门,论交心独可。 晨窗并几案,莫檠共灯火。 同升大宗伯,道阻山砐硪。 淡墨湿栖鸦,天开棘闱锁。 高张三百丈,徧数不及我。 咫尺判飞沈,鹏抟笑鸢堕。 音尘两疎阔,岁月悉箭笴。 风吹樊口帆,雨系浔阳柁。 故人尚一尉,旌旗穿紫逻。 相逢话旧游,拨置朱墨伙。 握手忘寒温,屈指半轗轲。 官居岸平湖,波涛日舂簸。 饱看五老面,此计殊未左。 山房旧闻名,欲往辄不果。 须君发其藏,万卷书绕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不同时期的夫子门生们,结交朋友真诚可靠。 清晨在窗边并肩学习,共享蜡烛之光。 共同追求学术巅峰,但道路险阻重重。 淡墨描绘出湿漉的乌鸦,揭开科举考试的序幕。 成绩卓著者尽展才华,我却成绩平平。 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大鹏展翅嘲笑小鸢堕落。 彼此音信渐疏,时光如箭。 风起时扬起樊口船帆,雨停时解开浔阳江舵。 昔日同窗如今已是官员,旌旗飘扬穿梭于城市间。 重逢叙旧,忘却曾经的辛勤努力。 相握时忘却冷暖,屈指数来多有坎坷。 身处官场如同航行在平静的湖面,每日经历风雨波荡。 饱览五老的风光,这个计划似乎尚未实现。 向往已久的山房,总是未能如愿前往。 希望你能够分享你的藏书,万卷诗书环绕而坐。
去完善
释义
1. 异时:指过去的日子;昔时。 2. 夫子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门生故旧。 3. 晨窗:早晨的窗户,形容读书勤奋的景象。 4. 并几案:即一起读书、探讨学问的场景。 5. 莫檠共灯火:意为在暗淡的灯光下一起研究学问。 6. 大宗伯:这里指朝廷重臣。 7. 道阻山砐硪:指道路险阻,犹如山中磊石。 8. 淡墨湿栖鸦:比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们。 9. 天开棘闱锁:形容科举考场的严密和严格。 10. 高张三百丈:指选拔人才的标准高要求。 11. 徧数不及我:表示自己有才华却未被选上。 12. 咫尺判飞沈:意为自己与伯秀的差别很小,却因命运而处境各异。 13. 鹏抟笑鸢堕:大鹏展翅飞翔,嘲笑小鸢堕落。比喻不同的人生际遇。 14. 音尘两疎阔:形容与伯秀长时间失去联系。 15. 樊口帆:樊口,湖北武昌的一个地名,这里指吕祖谦所住的武昌一带。 16. 浔阳柁:浔阳,江西九江的古称,这里指陈伯秀所住的九江一带。 17. 一尉:低级武职官员。 18. 紫逻:指高级官员出行时的随从队伍。 19. 拨置朱墨伙:表示将昔日的书生生涯搁置一旁。 20. 握手忘寒温:形容二人重逢时的热烈情景。 21. 屈指半轗轲:表达多年来生活坎坷不顺。 22. 波涛日舂簸:形容江边的波光粼粼。 23. 五老面:庐山五老峰的峰峦。 24. 此计殊未左:意为生活并未如愿。 25. 山房旧闻名:听说伯秀在山中的房子里有很多藏书。 26. 欲往辄不果:想去看望伯秀但未能成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鼓励。首联回忆了往昔在夫子门下的美好时光,展示了二人独特的友情。颔联通过描绘晨光中的窗户、书桌和灯烛,展现了诗人勤奋学习的画面。颈联写到了尽管道路险阻,但二人共同追求真理的精神没有改变。 接下来的四联描述了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友人的期望。他相信二人的才能和成就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认可,就如同大鹏展翅高飞,超越了普通的鸢鸟。虽然他们相隔遥远,但心中始终关心对方。 随后,诗人描绘了友人在远方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挂念之情。紧接着的两联中,诗人提到自己仍在寻找内心的平静,而友人则在一处湖水平静的地方担任职务。诗人期待能再次见到友人,一起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 尾联诗人提及了对友人的信任,希望友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寻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九江赠同舍陈伯秀》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吕祖谦所创作的。此时,他正在跟随朝廷派遣的官员一同前往九江巡查。在这首诗中,吕祖谦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了沿途所见的风土人情。 当时的南宋正处于金朝侵略之下,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吕祖谦肩负起文人士大夫的责任,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国家分忧解难。在巡查过程中,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活,还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吕祖谦的个人经历也颇富传奇色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中举人。尽管如此,他的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