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真觉僧房芦三首
湖山近减江湖趣,寂历颓垣仲蔚高。
纵有秋风何处著,绕篱无叶起苍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泊和山脉的附近减弱了江湖的风趣,寂寞寂静的断墙显得仲蔚高人一等。即使有秋天的风,但它该吹向哪里呢?围绕着篱笆却没有叶子,只有那汹涌的波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山:指湖泊与山峦,这里可能指的是杭州西湖一带;
2. 减:减少;
3. 江湖趣:江湖中的乐趣;
4. 寂历:寂静冷落的样子;
5. 颓垣:破败的墙垣;
6. 仲蔚高:此处指东汉隐士高仲蔚;
7. 纵有:即使有;
8. 秋风:喻秋天的美景;
9. 著:地方;
10. 绕篱:围绕篱笆;
11. 无叶:没有叶子;
12. 苍涛:指海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湖山、寂历的颓垣和秋风等元素描绘出真觉僧房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湖山近减江湖趣”表明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虽然有些寂静,但依旧流露出一种淡泊的名利之心。第二句“寂历颓垣仲蔚高”则是对僧房周围环境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在这里的悠然自得。接下来的两句“纵有秋风何处著,绕篱无叶起苍涛”,展现了诗人面对萧瑟秋景时的豁达胸怀,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一种超脱态度。全诗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丰富的意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赋真觉僧房芦三首》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一首描绘僧房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年。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兵南下入侵,北宋灭亡,南宋政权被迫南渡至江南地区。吕祖谦本人也随着战乱颠沛流离,寓居在江南一带。在这段时间里,他饱经沧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百姓生活的艰辛。
此外,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僧人纷纷南下避难。真觉寺作为当时江南地区的一座著名寺庙,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吕祖谦在游历真觉寺时,对僧人们的清修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创作出这组描绘僧房景色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