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章冠之

标题包含
寄章冠之
章侯平生一诗囊,酬风酢月徧四方。 浩歌姑熟酒淋浪,醉呼太白同举觞。 遂登浮玉临渺茫,江涛挟笔益怒张。 沙头倚樯乐未央,兴阑忽上秋浦航。 门前槐花日夜黄,闭门琢诗声绕梁。 白袍纷纷渠自忙,飘然邂逅非所望。 自言久厌世锁缰,合眼已梦庐山苍。 君才甚硕气方刚,身虽欲隠文则彰。 江湖故人半朝行,左推右挽摩天翔。 而我戢翼甘摧藏,不能与俗相迎将,径当行前扫山房。 俟君功成还故乡,却驾柴车迎路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章侯一生带着一只装满诗文的袋子,用诗歌感谢风吹和月光的恩赐。他在姑熟之地豪爽地唱出诗句,有时醉醺醺地呼唤李白一起喝酒。于是,他登上高高的浮玉山,望着无尽的江水。站在江边的船上,快乐无比。当他兴致高昂时,突然登上秋浦的航船。 家门口的槐树叶子日渐枯黄,然而紧闭的门内,诗文的声音萦绕耳旁。忙碌的白袍者来来往往,偶然相遇并不在期待之中。他们告诉我说,已经厌倦了世俗的束缚,闭着眼睛就能梦见庐山的苍翠。你的才华横溢,气势磅礴,虽然身体隐蔽,但文章却更显突出。曾经的江湖朋友大多已登上了朝堂,而他们还像之前一样互相帮助扶持。 而我却收敛羽翼甘愿隐藏,不想迎合世俗。因此我选择向前清理那座小房子,等你功成回归故乡,我将驾车在路边欢迎你。
去完善
释义
《寄章冠之》吕祖谦 1. 章侯:指章冠之,宋代文人,本诗作者的朋友。 2. 一诗囊:形容章冠之随身带着许多诗篇。 3. 酬风酢月:赞美章冠之的诗篇能够应对风月之美。 4. 徧四方:形容章冠之的诗歌在各地都受到赞誉。 5. 浩歌姑熟酒淋浪:在姑熟(今安徽当涂县)畅饮美酒,高唱赞歌。 6. 醉呼太白同举觞:意指章冠之和古代诗人李白一样豪放。 7. 遂登浮玉临渺茫:登上浮玉山(今浙江安吉县南),欣赏江边美景。 8. 江涛挟笔益怒张:描写波涛汹涌,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 9. 沙头倚樯乐未央:描述江边的美妙景色。 10. 兴阑忽上秋浦航:表示游历兴致正浓时,忽然登上了去往秋浦(今安徽贵池)的船只。 11. 门前槐花日夜黄:描绘故乡槐花盛开的美景。 12. 闭门琢诗声绕梁:在家潜心创作,发出美妙的声音。 13. 白袍纷纷渠自忙:形容那些忙碌的官员们。 14. 飘然邂逅非所望:不期而遇的人并非我所期望的人。 15. 自言久厌世锁缰:表示自己早已厌倦世俗束缚。 16. 合眼已梦庐山苍:表达自己渴望隐居的生活。 17. 君才甚硕气方刚:称赞章冠之的才华横溢,气质刚健。 18. 身虽欲隠文则彰:即便想要隐退,但他的才华仍然无法被掩盖。 19. 江湖故人半朝行:形容旧友们各自奔走江湖。 20. 左推右挽摩天翔:形容推动朋友们的进步。 21. 而我戢翼甘摧藏:表示自己甘愿默默无闻地生活。 22. 不能与俗相迎将:不愿意迎合世俗。 23. 径当行前扫山房:决定要回家去,打扫好自己的住处。 24. 俟君功成还故乡:等待章冠之成功之后回到故乡。 25. 却驾柴车迎路傍:然后备好柴车,在路旁迎接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章冠之之间深厚友谊及共同理想的诗词。从首联起,诗人就描述了章侯的才华横溢,以诗为伴,遍访各地。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借描写章侯在姑熟等地饮酒赋诗的情景,展现出他对友人的敬仰与赞美。颔联、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章侯驰骋于山水之间的豪放形象,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期望待章侯功成名就后再相聚的愿望。整首诗以其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章冠之》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人吕祖谦在乾道年间创作的。当时,他正遭遇着人生和事业的低谷,远离家乡在杭州担任国子监祭酒。在这期间,他的好友章冠之被任命为太常博士,负责朝廷的礼仪、音乐、祭祀等事务。吕祖谦有感于自己和章冠之境遇的对比,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守,因此写下了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压迫之下,国家形势岌岌可危。然而,统治者却对国家的治理和政治改革漠不关心,反而沉溺于享乐之中。这让吕祖谦等人深感忧虑和痛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国家,实现理想。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使得他们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饱受挫折。 尽管如此,吕祖谦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勉励,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这首《寄章冠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充满了深深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