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步

标题包含
野步
石梁俯清流,苔发明可数。 茅簷春昼长,寂寂亭阴午。 鸟啼花径深,风絮浩无主。 幽人不可亲,棋声时出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梁俯瞰着清澈的溪流,青苔明净可以细数。 春天的白天在茅屋下显得格外漫长,寂静的亭子在午后投下了阴影。 鸟儿在鲜花小径深处啼鸣,风中飘落的柳絮无人认领。 隐逸之人难以亲近,只有下棋的声音偶尔从门缝中传出。
去完善
释义
《野步》吕祖谦 石梁:桥梁名,具体指代不详。 清流:清澈的河水。 苔发:一种绿色的苔藓植物。 明可数:指苔发的数量清晰可数。 茅簷:茅草屋檐,表示房屋简陋。 春昼:春天的白昼,指春天明亮的白天。 寂寂:安静无声。 亭阴:亭子背阴处,指阴凉的地方。 午:中午。 鸟啼:鸟儿啼鸣。 花径:开满花朵的小径。 深:深远。 风絮:随风飘动的柳絮。 浩无主:浩渺无际,没有主人。 幽人:隐逸之人,指过着闲散生活的人。 不可亲:不易亲近。 棋声:下棋时的落子声。 时:时常。 出户:从房子里传出。
去完善
赏析
《野步》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首联“石梁俯清流,苔发明可数”,通过描述石梁下清澈的溪流和清晰可见的青苔,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颔联“茅簷春昼长,寂寂亭阴午”,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白天漫长,亭子阴影下的静谧氛围。颈联“鸟啼花径深,风絮浩无主”,以鸟鸣和飘散的风絮来表现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尾联“幽人不可亲,棋声时出户”,则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情景,借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步》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吕祖谦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174年左右,正值南宋初年,距离靖康之耻已过去近半个世纪。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学、艺术等各领域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吕祖谦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赞美自然风光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笔下,自然风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