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仲逸初夏怀黄岩村居
几曲江村雨外明,钓矶渔屋入新晴。
参天乔木浅深绿,盖水圆荷先后生。
归梦每烦春鸟唤,故林可忍晓猿惊。
功成共祖东门道,不负溪山旧主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雨连绵的江湾村外,阳光开始照耀,我看见的是一幅宁静的画卷:钓鱼台和简陋的渔屋在雨后显得焕然一新;参天的乔木显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它们遮盖着一片圆形的水面,荷叶在其中生长着。每当春天来临,我便因那些唤醒梦想的鸟儿而烦恼;清晨的树林里,怎能忍受得懂那可爱的猿猴们的惊慌失措呢?然而当我的事业成功后,我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喜悦,不辜负这里的美景和我曾经的承诺。
去完善
释义
1. 江村:江边的小村落。
2. 雨外明:指在雨停后,阳光照射下的景象。
3. 钓矶:钓鱼的地方。
4. 渔屋:渔民的房屋。
5. 新晴:雨后天晴的景象。
6. 参天:高耸入云的树木。
7. 浅深绿:指树叶深浅不一的绿色。
8. 盖水圆荷:覆盖在水面上的圆形荷叶。
9. 归梦:指思乡之情。
10. 春鸟唤:春天的鸟叫。
11. 故林:故乡的树林。
12. 晓猿惊:清晨的猿猴叫声。
13. 功成共祖东门道:功成名就后一起回到故乡。
14. 溪山:溪水和小山的景色。
15. 旧主盟:曾经的约定或誓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致,抒发热爱自然、向往故乡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江村、钓矶、渔屋、乔木、圆荷等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初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中提到的“归梦”与“故林”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热爱。结尾两句,诗人提到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回归故里,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虞仲逸初夏怀黄岩村居》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吕祖谦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创作的。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士人纷纷寻求学术上的创新,以图拯救时局。在这期间,吕祖谦游历各地,关注民间疾苦,试图从儒学经典中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在游览黄巖山时,他结识了文人墨客,交流切磋文学技艺,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初夏风光和怀念故乡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