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浦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七尺长的鱼竿上系着一丈长的丝线,在长满菰米的湖边追逐风吹的方向。
多次抬起手臂投掷出香饵,惊动了沙滩上的水鸭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青竿:绿色的鱼竿,这里指钓鱼竿。2. 丈丝:很长的丝线,这里指钓鱼线。3. 菰浦:生长着菰草的水滨地带。4. 芳饵:气味芬芳的鱼饵。5. 水鸭儿:栖息在湖泊或河流边的水鸟,这里指鸭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垂钓图。诗人以“七尺青竿一丈丝”形象地描述了钓鱼的工具,展现了钓者的高超技艺。在“菰浦叶里逐风吹”这句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捕捉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景物——随风摇曳的菰浦叶,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写钓鱼者的动作和心理,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几回举手抛芳饵”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几次举手的细节描写,展示了钓鱼者在抛掷饵料时的专注和投入。而“惊起沙滩水鸭儿”则是以动写静,通过鱼儿咬钩引起水鸭儿的受惊而起,表现了水面下鱼的活泼灵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李群玉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钓鱼》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9年)。
在唐宣宗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在这个时期,文学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著名文人墨客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如杜牧、李商隐等。
李群玉是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才情横溢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游历全国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同时也因他的才华和个性赢得了皇帝的青睐。然而,他也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钓鱼》这首诗中,李群玉以钓鱼为题材,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钓鱼的乐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