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夜呈长官

标题包含
雨夜呈长官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远方的来客独坐在漫漫长夜中,秋雨孤独地洒在寺庙上,诉说着秋天的寂寥。请用你的智慧去衡量这东海之水,去感受它带给你的喜怒哀乐。 忧愁如山一般沉重,年复一年压在人的心头。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容颜都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就像水流向远方。 心中的理想如同那跃出水面的鱼儿,却因种种困难而不能实现。一个人在孤独的夜晚点着昏暗的灯光,听着寒冷的房间里传来的虫鸣声,心中一片寂寥。 不禁想问一问陶渊明,到底什么东西能让人忘记忧愁?无法通过喝一杯酒就能忘却所有的烦恼,只能在高枕无忧中暂时放下纷扰的情绪。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官:这里指当时江州司马陈昌言。 2. 远客:指诗人自己。 3. 东海水:比喻人民心中的愁苦之情。 4. 朱颜:红润的脸色。 5. 芳景:美景。 6. 鳞翼:比喻有才有志之人。 7.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8. 阻修:阻碍,受阻。 9. 忘忧:消愁解忧的方法。 10. 无因:没有原因。 11. 酩酊:形容大醉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李群玉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异乡的忧虑之情。他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在雨夜的寺庙里,他独自坐着,倾听着窗外的雨声。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接下来,他通过东海水的比喻,表达了他的忧愁之情,就像海水一样深沉而广博。这种忧愁如同沉重的负担,压在他的心头。 诗人用“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一片落叶,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失去自己的色彩和光辉,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他希望有一天能像陶渊明那样,找到一种忘却忧愁的方法,让自己能够摆脱这种痛苦的折磨。然而,这个愿望对他来说似乎遥不可及,因为他无法找到一个可以让他忘却忧愁的地方。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李群玉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忧虑和无奈。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这种困境中,他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夜呈长官》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56年前后,此时唐朝已经进入衰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李群玉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曲折,曾一度辞官归隐,后又重新出仕,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政权日渐衰弱,地方势力逐渐壮大。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叹时局的不幸。李群玉也不例外,他在《雨夜呈长官》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长官的敬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