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报著长老请赞
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
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
太醒醒,难比拟。
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隆报:诗人好友法号。
2. 著长老:是对隆报尊者的敬称,此称谓类似于今日的某某法师或禅师。
3. 虎头:喻指诗人在开篇提出的观点。
4. 虎尾:比喻诗人的观点和主张。
5. 第一句下明宗旨:在诗歌的开篇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6. 了无禅道与人参:意指没有深邃的禅道和他人的帮助。
7. 滴水便见波澜起:意思是只要有一点外力的影响,便能引起事情的变化。
8. 太醒醒,难比拟:以形象化的方式来表现隆报尊者的智慧高超。
9. 分付:意为交给。
10. 丛林:指佛教中的寺庙或者修行处所。
11. 振纲纪:振兴教化,树立良好的修行风尚。
去完善
赏析
《隆报著长老请赞》是南宋诗人释咸杰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表现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隆报著长老的智慧和才情。
“据虎头,收虎尾”,诗人用老虎的勇猛和威仪来形容隆报著长老的气度与才华。这表达了诗人对隆报著长老的敬意和赞美。紧接着的“第一句下明宗旨”则表明隆报著长老在传达佛法上的严谨态度和高超技巧。
“了无禅道与人参”表现了隆报著长老在修行禅道上的卓越成就。他对于禅道的理解和实践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以至于在他指点弟子时,仅仅滴水就能引起大的波澜,寓意他的教诲能使人瞬间领悟深奥的佛法。
诗的后两句“太醒醒,难比拟。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是对隆报著长老的更高赞誉。他的智慧之高,无人能比。作为丛林之领袖,他肩负起振兴佛教的重任,为僧众树立榜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隆报著长老请赞》这首诗是北宋时期高僧释咸杰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生活在公元959年至1034年之间,正值北宋王朝建立后的一段时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
在这个时期,佛教得到了北宋皇帝的推崇和支持,许多寺庙和僧院得以修建和恢复。释咸杰作为一名僧人,曾在多座寺庙修行,并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共同探讨佛法禅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赞扬隆报著长老的德行和智慧,表达了对自己修行的期许和对佛门的敬仰。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对佛教事业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