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六

标题包含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六
上界仙官执礼勤,逍遥归入散仙群。 百千岁后人相识,白石山前黄老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仙境中,众神仙们都勤劳地履行职责。闲暇时,他们汇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尽管岁月流转,但他们的友谊却永远不会改变。这些神仙们,都住在白石山前的黄老君那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黄漕:指黄干,字直卿,号勉斋,南宋福建闽县人。庆元二年(1196年)以荐召赴都堂审察,后历任提举广东市舶、知潮州、中奉大夫等,所以称为"黄漕"。 2. 上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这里代指朝廷。 3. 执礼勤:执行礼仪尽心尽力。 4. 散仙群:道家把修炼成仙的人分为天神、地祗、人仙、鬼仙四种。其中,人仙又分为天仙、地仙、水仙、剑仙、球仙五种。这里的"散仙"应是指未列入神仙编制而自由逍遥的仙人。 5. 白石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境内,南唐时著名道士、药学家白石先生就居住于此。白石先生的炼丹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在当地仍有白石山道院遗址。 6. 黄老君:道教所尊称的老子(李聃)为“太上老君”,因老子姓李名聃,字聃;而这里是称呼黄干为"黄老君",故"黄老君"在此并非实指老子,而是借用"老君"之称号来赞美黄干德高望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曾丰为庆祝广东黄漕生辰所创作的组诗《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六》的最后一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仙官、散仙等意象表达了对黄漕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的赞美。 首句“上界仙官执礼勤”,作者把黄漕比喻为天上的仙官,表现出他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这句诗句强调了黄漕作为仙官的重要职责,也暗示了他的辛勤工作和执着追求。 次句“逍遥归入散仙群”,则描绘了黄漕在完成任务后的自在状态。散仙在这里象征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黄漕成功之后享受生活的期许与祝福。 第三句“百千岁后人相识”,表示即使在遥远的未来,人们仍会记住黄漕的名字,凸显出黄漕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这句诗还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以及对黄漕长寿的祝福。 最后一句“白石山前黄老君”,将黄漕比作黄老君,再次强调他的非凡品质和高尚形象。同时,这句诗也与开头的“上界仙官”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结构,使整首诗更加紧密和谐。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黄漕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崇高地位和崇高品质的仙官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诗人的作品往往与时代政治、民生密切相关。这首《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六》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丰(1142-1228)。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光宗年间(1190年—1194年),正值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曾丰的个人经历颇丰富。他早年从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晚年则辞官回乡,从事文学创作,生活平静而安宁。他的诗歌多描绘战争、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貌等,体现了他对民生和时代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政局相对稳定,但在广州一带,民族矛盾和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当地民众努力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外来势力的威胁日益加剧,民族危机感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曾丰创作了这首以祝贺黄漕生辰为主题的诗篇,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