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李牧之
落日还家聊面壁,剥啄谁来破幽寂。
语音相似桑梓同,风骨轩然双颊红。
亹亹清谈霏玉屑,多说东湖与霜杰。
江西故老已凋零,听君论诗犹典型。
君今久占宣城籍,我是江湖未归客。
客愁时事两苍茫,一醉邀君君莫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下山回到家中闲坐面对墙壁,敲门声打破这宁静的时刻。
口音和故乡一样亲切,爽朗的风度让双颊泛起红晕。
娓娓道来的清谈如同飘落的玉屑,谈论最多的还是东湖与那傲霜的松柏。
江西的老朋友们已经零落四散,听到你的诗歌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
如今你在宣城住了很久,而我仍在江湖漂泊没有归宿。
客居的忧愁和对时事的关注交织在一片苍茫中,借着这次醉意邀请你共饮,请不要推辞。
去完善
释义
《简李牧之》注释:
1. 章甫:唐朝诗人,本名章八元。
2. 落日:指太阳即将落山之时。
3. 聊:姑且,勉强。
4. 剥啄:形容轻轻的敲门声。
5. 幽寂:深静,寂静无声。
6. 语音:说话的声音。
7. 桑梓:故乡的别称。
8. 风骨:风度、气质。
9. 轩然:高昂,潇洒。
10. 清谈:谈论诗文等高雅话题。
11. 霏玉屑:形容谈论时优美的言辞如玉般美妙。
12. 东湖:泛指水边之地。
13. 霜杰:秋天的松树。
14. 江西:长江以西的地区。
15. 故老:过去的老朋友。
16. 凋零:凋谢,衰落。
17. 听君:倾听您的意见。
18. 论诗:讨论诗歌创作。
19. 典型:典范,榜样。
20. 久占:长期占据。
21. 宣城: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城市。
22. 籍:籍贯,户籍。
23. 江湖:泛指远离朝廷的地方。
24. 客愁:旅人的忧虑。
25. 时事:当前的政治形势。
26. 苍茫:广大无边的样子。
27. 一醉:痛饮,畅饮。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李牧之的形象和性格,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通过对落日、家、面壁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颔联则通过对语音、风骨、桑梓等的刻画,展现了李牧之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颈联则以清谈、东湖、霜杰等为象征,暗示了李牧之的诗才横溢和人格魅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李牧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乡和朋友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简李牧之》是南宋诗人李昴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8年,即南宋理宗宝祐六年。
在这一年里,李昴英已经72岁高龄,他曾经是进士、工部侍郎、广东安抚使等职,但因年老体弱,辞官归隐于广州白云山麓。他在山林之间结庐而居,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与友人李牧之互访唱和,互相交流诗歌创作的心得。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然而,由于皇帝的懦弱和朝政的腐败,南宋朝廷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这使得李昴英等士人感到痛心疾首,他们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李昴英以“章甫”(古代儒生的一种头饰)为象征,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用“章甫”来形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安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向友人李牧之传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他们能够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