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超然竹阴秋夕
月脇云行夜未深,满庭风露叶辞林。
知谁墙外千竿竹,分我窗西一畒阴。
山好已无归国梦,老闲犹有读书心。
剩题诗句酬幽隐,岁月翩翩接趐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挂在天上,夜空还不太深,风吹动着枝叶,叶片从树林中飘落。
谁家的竹林长在墙外,为我挡住了一些夏日的阳光。
祖国的山川风景如此美丽,但我已经没有归乡的梦想,年老体闲的我还有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写下这首诗句来应对这宁静的环境,感叹岁月匆匆,如同翩翩起舞的鸟类展翅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月脇云行夜未深:脇指月亮的两侧,此处用以描绘月亮的形状。云行即云朵飘动。这句诗描写的是夜晚时分,月光照耀,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景象。
2. 满庭风露叶辞林:风露是指凉爽的微风和露水。辞林意味着离开树林。这句诗描述了秋天早晨的景象,落叶纷纷离枝,庭院中的露水逐渐蒸发。
3. 知谁墙外千竿竹:这句话的意思是,谁知道谁家的围墙外面有一片竹林呢?千竿表示竹子数量众多。
4. 分我窗西一畒阴:这句诗是说,这片竹林能够为我窗西的位置带来一些阴凉。畒是古代计量面积的单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0.06亩。
5. 山好已无归国梦:这句话是说,这里的山景美好,让人不想回到故乡的梦乡。
6. 老闲犹有读书心:诗人年纪大了,生活清闲,但仍然保持着热爱阅读的心情。
7. 剩题诗句酬幽隐:诗人用剩下的诗句来报答那些隐居之人。
8. 岁月翩翩接趐禽:这句话是说,时间流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月脇云行夜未深,满庭风露叶辞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如水,浮云飘渺,庭院中风露交加,树叶在微风中告别枝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夜晚之美。
颔联“知谁墙外千竿竹,分我窗西一畒阴。”通过想象墙外的千竿翠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这句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窗外景色的一种心理投射,表达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之感。
颈联“山好已无归国梦,老闲犹有读书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他虽已年迈但仍怀有读书上进之心。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又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
尾联“剩题诗句酬幽隐,岁月翩翩接趐禽。”是诗人的感慨之词,意味着他用剩余的诗句来报答那些隐逸之士,感叹时光荏苒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还传达出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次韵超然竹阴秋夕》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左右的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佛教文化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兴盛。
释德洪作为一位僧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竹林、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意境。这种心境与他在寺院中的修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他在经历人生沧桑后所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
在释德洪所处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释德洪作为一个出家人,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自己的笔墨,传达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