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枝词二首 二

标题包含
竹枝词二首 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彭城人,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我转身离去时,又看到人们穿着绚丽多彩的纥那装束,披着翠绿如玉的绫罗。
去完善
释义
纥那:一种少数民族服饰或装饰风格;绿罗:绿色的绫罗绸缎。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巴蜀山水与人文风情交织的画面。开篇通过“楚水巴山”点明地域特色,“江雨多”则渲染了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氛围。第二句将视线聚焦到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上,“巴人能唱本乡歌”生动表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活力。第三句转而抒发个人情感,作为一位漂泊异乡的“北客”,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句再次回到眼前景象,用“纥那”与“绿罗”这样的细节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且富有层次感。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异域文化的欣赏,也流露出深沉的乡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刘禹锡正处于被贬谪的阶段。他因参与政治革新活动而遭排挤,被贬至偏远之地。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来到楚水巴山之间,此地江雨绵绵,环境独特。当地的巴人唱着本乡的歌谣,那质朴的乡音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作为一位北地来的客人,他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想要归去,于是将这种复杂的心绪融入到这首诗中,借以抒发自己在困境中的惆怅与对家乡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