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
春风几树石楠开,谁采灵芝去不回。
彭蠡水分双港落,匡庐云度五峰来。
钟沉古寺僧初定,月堕长松鸟自哀。
堪叹昔人携酒地,断碑无主卧苍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的几株石楠花开得正好,是谁采集灵芝一去不复返?
彭泽湖水分为两个港口落下,庐山云朵穿过五个山峰飘来。
钟声沉寂,古寺的僧侣们刚刚开始禅定,月光坠落,长松间的鸟儿独自哀鸣。
感叹过去的人曾经带着美酒来到这里,如今只留下一块断裂的石碑和沉睡的青苔。
去完善
释义
1.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可供观赏。
2. 灵芝:古人认为具有神奇功效的菌类植物,多用于象征吉祥、长寿。
3.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4.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5. 五峰:指庐山的五座著名山峰,分别为香炉峰、紫云峰、汉阳峰、烟岚峰和天台峰。
6. 钟沉古寺:形容寺庙钟声悠悠,寓意寂静。
7. 月堕长松:形容月色下的松树显得格外苍翠。
8. 断碑无主卧苍苔:此处描述昔人遗迹被岁月侵蚀,令人感叹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允平的《芝山》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芝山时的所见所思。诗人以自然景物开篇,用“春风”、“石楠”、“灵芝”等元素构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以此引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彭蠡水分双港落,匡庐云度五峰来”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而“钟沉古寺僧初定,月堕长松鸟自哀”则勾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的豁达态度。结尾处,诗人借“昔人携酒地,断碑无主卧苍苔”的景象,寄寓了对往昔英雄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芝山》是南宋诗人陈允平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宁宗时期(1195-1224年在位),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
陈允平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诗歌、音乐、绘画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在青年时期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在他人生的后半段,因战乱和家族变故,生活颇为坎坷。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他将这些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允平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芝山》这首诗便是在他游历江南时创作的,诗中以芝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