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道院
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
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城墙下的小溪旁,蜿蜒着千年的黑蛇。
云雾弥漫的仙境幽深,竹林茂密使得醮坛显得寒冷。
汉代的量器有绿色的铜锈,隋代的钟声听起来像火焰燃烧。
在这虚幻的寂静中,我感受到了微风和微弱的月光,好像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车马声。
去完善
释义
1. 阙角:古代建筑中的缺口或开口。这里可能是指城墙的缺角。
2. 溪城:溪边的小城。
3. 黑蟒蟠:黑蟒盘绕。形容地势险要。
4. 云深仙宅窅:仙宅在云雾深处。窅,深远的样子。
5. 竹密醮坛寒:醮坛周围竹林茂密,给人寒冷的感觉。醮,道士设坛祈祷。
6. 汉量铜花绿:汉代的量器,上面的铜锈呈绿色。
7. 隋钟火籀丹:隋代的铜钟,经过火烧后呈红色。火籀,烧红的钟。丹,红色。
8. 天风步虚静:天空中吹来的风,让人感受到虚无静谧的境界。步虚,天空中虚幻的景象。
9. 微月听鸣銮:在月光下聆听玉饰的马铃声。微月,月光微弱。鸣銮,马铃声。
去完善
赏析
《宛陵道院》是南宋诗人陈允平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宛陵道院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通过描绘道院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现了道院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气氛。阙角,指古代宫殿、庙宇前的石柱;黑蟒,寓意道教的神秘和力量。
颔联“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神秘氛围。云深、竹密,表现了道院隐匿在深山之中的幽静环境;仙宅、醮坛,则突出了道院的宗教特性。
颈联“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通过对汉代铜器和隋代古钟的描绘,展现了道院的历史底蕴。这两句巧妙地运用“铜花绿”和“火籀丹”的意象,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悟到的超脱境界。天风、微月,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步虚、鸣銮,则暗示了诗人与道院神灵的交流与共鸣。
总的来说,《宛陵道院》这首诗词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道院的神秘景象和历史底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宛陵道院》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陈允平的作品,创作于南宋后期。
在南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生凋敝。陈允平出身于世家,年少时生活优渥,但时局的变化让他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他曾入仕为官,但因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现实的不满,最终选择辞官归隐。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他们的陪伴下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宛陵道院》这首诗正是陈允平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宛陵道院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于道院清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恶。这首诗展示了陈允平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