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赞
福城东际错商量,误入烟萝白鸟乡。
水远山长无限意,到头难写此愁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城错落繁华地,误闯仙境白鹭乡。
山水悠远情无尽,到头来难诉衷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善财:即指财神。福城,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是传说中的财神之地。
2. 东际:指东方海边。
3. 错商量:杂乱无章,交错重叠。
4. 烟萝:形容烟雾笼罩的深山密林。白鸟,白色的飞鸟,一般用来形容纯洁和高雅的事物。
5. 水远山长:形容山水深远、辽阔。
6. 到头:最后,最终。
7. 难写:难以表达。
8. 愁肠:形容内心的忧虑和悲痛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善财童子为主题,描绘了他在找寻观音菩萨时所经历的美景和感悟。诗中“福城东际错商量,误入烟萝白鸟乡”描述了善财误入美景之中的情景,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充满宁静和平之美。
“水远山长无限意,到头难写此愁肠”则是描述善财在面对眼前的美景,心生感慨,感到自己无法完全表达出此刻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深情的惆怅之感。整首诗动静结合,情感深沉,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善财赞》是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普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高宗时期,佛教在中国大陆地区逐渐复兴。
释普济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僧侣,他在诗歌、绘画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在他的晚年时期,他游历各地,致力于弘扬禅宗文化。在游历过程中,他对善财童子的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善财童子是佛教中的寓言人物,代表着积累功德和智慧的过程。普济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赞美善财童子的诗篇。
在此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一方面,由于金兵入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民众对宗教信仰的需求逐渐增长。在这种背景下,释普济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倡导内心的平静和道德修养,从而为大众提供心灵的慰藉。
总之,《善财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动乱年代,作者释普济在这一时期关注社会民生,通过对善财童子的赞美,表达了他的佛学理念和价值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