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其一
头鬅鬙,眼乖角。 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 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征异解则百川潮落。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头发蓬乱,目光犀利。 领悟天台宗的高深真谛,继承永嘉大师的智慧启示。 掌握文字内涵,解脱文字束缚。 谈论大道理能让四周生出共鸣,解答疑难问题如同百川汇入大海。 光明耀眼的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出众卓越的群体中的杰出人物。 即使正座安排不够完美也不影响他的表现,分散在五个山头的座位同样能展现他的才华。 他是广智法师的第九代传人,啸岩法师的后代不至于孤单寂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头鬅鬙,眼乖角:形容人的头发散乱,眼神炯炯有神。鬅鬙,形容头发散乱;乖角,有棱角,形容眼睛炯炯有神。 2. 天台:此处指浙江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3. 奥旨:深奥的意旨或道理。 4. 永嘉:此处指浙江温州一带,是南宋著名文人陈傅良的活动地区。 5. 先觉:指在思想或行动上超前的人。 6. 执文字见,离文字缚:持守文字表面的意思,摆脱对文字本身的束缚。 7. 大义:主要的道理或含义。 8. 四座风生:形容听众的反应热烈。 9. 征异解则百川潮落:在提出独特见解时,各种不同的观点就会逐渐消失。 10.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形容某人在教育领域如同祥麟瑞凤,在众多人中显得卓尔不凡。 11. 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在各种场合下,很难充分展示他的才华。 12. 分座五山:在五个佛教学术中心担任重要职务。 13. 广智九世之孙:指宋代广智律师的第九代传人。 14. 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啸岩可能是作者的一个弟子或者助手,此处表达啸岩这一脉不会无人继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对释普济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述释普济的外貌特征和才智,展现了他作为天台宗传人以及永嘉先觉的高尚品质。诗句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如“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以此强调释普济的智慧与才情。同时,作者也指出了释普济在教学上的贡献,以及他作为广智九世之孙的重要性。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生动,充分展示了释普济的风采及学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僧释普济所作。这首诗歌颂了“圆觉”这一佛教观念,强调顿悟和解脱的重要性。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普济正处于南宋时期。当时,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这使得佛教得以繁荣。作为一位诗僧,释普济在这一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个人经历方面,释普济曾任泉州开元寺住持,他对禅宗佛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在他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参禅问道,追求心灵的超脱。因此,释普济的这首诗也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探索。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多种思想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当时的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都为释普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