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史
干戈场是太平基,休把英雄较是非。
试问长空风与月,周秦汉魏不曾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斗场曾是太平的基础,不要把英雄的行为和是非做比较。请问天上的风和月,它们是否知道周、秦、汉、魏的历史?
去完善
释义
1. 干戈:指战争或武装冲突。
2. 太平基:和平与稳定的根基。
3. 较是非:争论对与错。
4. 周秦汉魏:指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朝代: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历史与英雄的诗作。诗人以干戈场(即战场)为起点,指出战争的惨烈并不是历史的根基,而是人们对和平的渴求。接下来,作者将视角转向英雄们,认为不应以现代的标准去评判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而英雄的作为也多是在那个环境中做出的最优选择。作者借用风月和周秦汉魏的形象来突显这一观点,表示即使是周秦汉魏这些历史时期的成就也不能简单地与现代价值观相提并论。整首诗在阐述历史认知的重要性,强调理解、尊重历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演史》是宋代诗人释普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文学创作高度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释普济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在旅途中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探讨人生、历史和文化。这些经历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通过对历史的演绎,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金、宋、元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这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演史》这首诗歌是在南宋时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演绎,表达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