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若临侍者
一思面门摘不断,放下重新买草鞋。
有路莫行无路入,照顾浑家落险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句。诗人表达的意思是:当面临困境时,我们需要果断地做出选择,如果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就要勇敢地放弃并重新开始。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家人和朋友的安危,尽可能地避免危险的情况发生。
去完善
释义
1. 面门:佛教用语,指众生本性清净的般若智慧,此处为禅宗公案,参禅时的表现。
2. 摘下:意指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3. 放却:放下烦恼,回归真实的自我。
4. 有路莫行无路入:意味着要超越世俗的执着与偏见,寻求内心的解脱。
5. 照顾浑家:照顾家人,使他们也领悟到解脱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普济所作的《示若临侍者》。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态度和建议。
首句“一思面门摘不断”中的“摘不断”形象地描绘了思绪纷繁、千头万绪的状态,表明人们在面临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困扰。接下来一句“放下重新买草鞋”则主张在面对困扰时要勇敢果断地做出决策,如同扔掉破旧的草鞋,整装出发寻找新的道路。
第二联“有路莫行无路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辩证看法。告诫人们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可盲目跟风;同时,也要勇于尝试新的道路,不要因为恐惧困难而裹足不前。最后一句“照顾浑家落险崖”则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在寻找人生道路过程中的艰辛和危险,强调面对困境时要勇敢面对,承担起责任和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若临侍者》是南宋诗僧释普济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
此时,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兵的侵扰和内部的纷争,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释普济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以出世的心态观察着世间的纷扰,并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人生、世事的深刻见解。
释普济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曾涉足江湖,后来皈依佛门,成为禅宗高僧。在这首诗中,他以“因敲竹云尽,独坐塔轮边”的意境,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和对禅意的追求。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告诫弟子若临侍者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世间的纷繁所迷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