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鸟窠赞

标题包含
鸟窠赞
道高德高名愈高,问佛法而吹布毛。 不是寻常闲啐啄,飞出凤儿空鹊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德行崇高名声更显高尚,向佛请教犹如风吹草木。 这并非平常的闲谈琐碎,宛如凤凰腾飞让喜鹊失去家园。
去完善
释义
1. 窠:鸟的巢穴,指佛教的化缘托钵修行方式。 2. 释普济:唐朝著名的僧人,人称"鸟窠禅师"。 3. 道高:指道德高尚。 4. 德高:指品德崇高。 5. 名愈高:名声传颂更广。 6. 问佛法:向释普济请教佛法。 7. 吹布毛:以风吹布毛的比喻来表现释普济的教育法,暗示其教育方式的高明与机巧。 8. 闲啐啄:此指平常生活中琐碎的事务。 9. 凤儿:此喻指有才华的人。 10. 空鹊巢:凤凰展翅高飞,只剩下空空的鹊巢。比喻学生成才离去,老师不再寂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释普济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诗中“道高德高名愈高”是赞美释普济道德与威望俱佳的赞誉之词;紧接着的“问佛法而吹布毛”是描述其讲解佛法时的渊博与睿智;后两句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释普济所带来的影响,象征着从他那里孕育出的优秀弟子如同凤凰翱翔在天空,远远超越了其他普通鸟类。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释普济崇高的尊敬与仰慕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鸟窠赞是南宋时期高僧释普济创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正值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之际。在这段时间里,释普济作为一位得道的高僧,深感世事无常,人生痛苦。他希望通过诗歌传递出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引导人们走向解脱之路。 在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患频繁,民众生活困苦。在这个背景下,释普济以超脱的心态观察世界,关注民生,他以一颗慈悲之心,将佛法智慧融入诗歌之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的《鸟窠赞》。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鸟窠的形象,表达了人生如寄、万事如空的观念,同时也传达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和对众生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