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柏岩

标题包含
柏岩
苗裔忽生崖石裂,不同松桧拂云长。 苍苍无一闲枝叶,子落丛林也有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崖壁缝隙生出的小苗,与高耸入云的松桧不同。 虽然枝头稀疏无叶,果实落在丛林亦芳香四溢。
去完善
释义
苗裔:指植物的后代,这里特指柏树后代。 崖石裂:悬崖峭壁间的裂缝。 松桧:松树和桧树,两种常绿树木。 拂云:形容高耸入云的树木。 苍苍:深蓝色或深绿色的草木颜色。 闲枝叶:无用的枝叶。 丛林:茂密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柏岩为主题,通过对柏树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出其坚韧不屈、顽强生长的精神品质。首句“苗裔忽生崖石裂”描述了柏树生长在陡峭的悬崖上,种子在石头缝隙中顽强生根发芽,显示出生命的力量。接下来“不同松桧拂云长”一句,诗人将柏树与松树、桧树进行对比,强调柏树虽然在恶劣环境中生长,却能屹立不倒,迎击风雨,体现其坚韧的意志。 颔联“苍苍无一闲枝叶”描绘了柏树虽然生长环境艰苦,却仍然翠绿葱茏,没有一丝闲暇的枝叶,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最后一句“子落丛林也有香”则表达了柏树即使生长在普通树林中,也依然能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体现出其独特的美和品性。 整首诗通过对柏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柏树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柏树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柏岩》是宋代诗人释普济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柏岩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红尘的向往。 释普济(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擅长诗文创作。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佛学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百态的观察和感悟。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金兵的入侵,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佛教哲学,寻求心灵的慰藉。释普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了这首寓意深刻的《柏岩》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