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

标题包含
颂古
茫茫梦里去游南,五十三参发指端。 大士臂长衫袖短,善财脚瘦草鞋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梦境中前往南方游览,五十三年的人生历程仿佛就在指尖之间。菩萨身姿伟岸,衣袖却显得狭小;善财童子脚步轻盈,而脚下的草鞋却显得宽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茫茫梦里去游南:形容人生的历程如同在梦境中游历。梦,人生如梦;游南,南方是佛教文化发达的地方,这里表示求法问道的过程。 2. 五十三参发指端:指善财童子经历了五十三次参访,用以比喻求学过程中的多次历练和成长。五十三,是个虚数,表示次数多;参,参访、请教;发指端,头发末梢,这里表示从起点到终点整个过程。 3. 大士臂长衫袖短:形容菩萨的神圣庄严之态,臂长表示力量广大,衫袖短表示不执着于外物。大士,对菩萨的尊称。 4. 善财脚瘦草鞋宽:与“大士臂长衫袖短”对应,描述善财童子的形象,脚瘦表示节俭朴实,草鞋宽表示行走力强,能远行求法。善财,善财童子,佛教中著名的求道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和觉悟的诗词。诗中通过描述梦境中的“南游”和“五十三参”,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其中,“大士臂长衫袖短”和“善财脚瘦草鞋宽”则是对修行者形象的象征性描绘,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心灵的升华和对世俗束缚的解脱。整首诗以象征和寓言的手法,传达出禅宗修行者对于人生、佛法的深刻领悟和超脱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是南宋时期诗人释普济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此时正值南宋末年,政治腐朽、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咏史述怀,感叹时局混乱,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痛苦同情。 在这个时期,诗人释普济正处在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年轻时代曾出家为僧,但又在中年时期还俗。他经历过世俗的纷扰,也体验过佛法的清净。这种人生的历练使得他对世间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蒙等外族的侵扰之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朝廷内部的权臣纷争不断,导致国家政治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反思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