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起水陆堂

标题包含
起水陆堂
一沤大觉海中兴,十趣波涛不暂停。 返本还源空觉海,满堂风月雨初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大海的中心,有一个巨大的水泡,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个水泡不断地扩张,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力量。这些力量在泡沫中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风雨交加,阳光灿烂,仿佛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表演逐渐趋于平静,天空中的乌云散去,露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微风轻拂,月光洒满大地,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起水陆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道源圣城内的禅宗道场,始建于唐朝。 2. 一沤:佛教语,比喻世界或一事物生灭的过程。沤,水泡。 3. 大觉海:指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或境界。 4. 十趣:即十界,指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个生命境界。 5. 返本还源:回到根本,恢复原来状态。 6. 空觉海:指达到无我的觉悟境地。 7. 满堂:整个屋子。 8. 风月雨初晴:形容景色美好,风雨过后,月色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起水陆堂”的景观和寓意。首句中的“一沤大觉海”形象地比喻出了“起水陆堂”犹如在大海中诞生的一个生命,显现出它在广阔世界中的存在。第二句则通过描述波动的“十趣波涛”传达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暗示出水陆堂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充满了诸多挑战。接下来,诗人提到“返本还源空觉海”,意味着水陆堂在经历风雨洗礼后,最终回归其本真的状态,表达了禅宗所强调的内在觉悟和空灵的境界。最后一句“满堂风月雨初晴”展现了诗人观察到的水陆堂外部环境的惬意景象:满溢的清风、明快的月光以及刚刚放晴的天空,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又传达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堪称一首引人深思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起水陆堂》是宋代高僧释普济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禅宗更是成为了佛教的主流。释普济作为一位禅宗大师,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创作《起水陆堂》时,释普济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早年就出家为僧,修行刻苦,终于在禅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尽管边疆时常受到外敌侵扰,但国内的经济、文化发展仍然相当繁荣。在这种背景下,释普济的诗作得以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同时,禅宗的发展也受到了朝廷的支持,使得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