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悦堂穆知合写师顶相请赞

标题包含
悦堂穆知合写师顶相请赞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难描邈,绝知音。 悦堂不是闲相识,赞不欣兮骂不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河水流满了四方的水库,夏天的云朵变化出各种奇特的山峰。秋天的明月洒满光辉,冬天的山岭挺拔着孤独的松树。难以描绘的美景,却是难得的知音。喜悦的背后并非是无意义的相知,赞美不欣喜,责骂也不生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水满四泽:描述春天的景象,意思是春天雨水充足,使湖泊河流都充满了水。 2. 夏云多奇峰:描述夏天的景象,意思是夏天的云彩变幻多端,像奇特的山峰一样。 3. 秋月扬明辉:描述秋天的景象,意思是秋天的月光明亮,照耀着大地。 4. 冬岭秀孤松:描述冬天的景象,意思是冬天山岭上孤独的松树显得格外秀丽。 5. 悦堂穆知合写师顶相:悦堂,可能是人名或者地方名;穆知,可能是人名;合写,一起创作;师顶相,可能是对老师形象的美化或赞扬。 6. 难描邈,绝知音:形容老师的形象难以描绘,但又能令人心领神会。 7. 赞不欣兮骂不嗔:赞美老师不会过分喜悦,批评他也不会生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歌,作者以四季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于悦堂老师的敬意和赞扬。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春天的湖水、夏天的云朵、秋天的月亮和冬天的山岭,以此强调悦堂老师的才情与智慧如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一般无可比拟。同时,诗人还指出,尽管难以描述悦堂老师的非凡品质,但能够理解他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悦堂老师的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再次强调了他的卓越才能。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悦堂老师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悦堂穆知合写师顶相请赞》是宋代僧人释普济的一首赞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4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那个时候,僧人们以修行为重,弘扬佛法,普济身为禅宗的高僧,他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了众人的敬仰。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弘扬禅法,与各地寺院的僧侣们交流心得。在游历过程中,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友人穆知,两人在共同的信仰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的发展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将禅宗的哲理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