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清凉淮海和尚住万年

标题包含
送清凉淮海和尚住万年
潮声忽转石头城,大舍峰高侧耳听。 五百个僧都不会,教他一一侍巾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海浪拍打着岸边,忽然间我来到了石头城,大舍山峰高耸入云,仿佛在耳边低语。这里五百名僧人无一不会此道,让他们依次来服侍我们吧。
去完善
释义
1. 潮声:指钱塘江潮声。 2. 石头城:南京的别称。 3. 大舍峰:位于江苏苏州市。 4. 侍巾瓶:意指从事杂务劳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清凉”和“万年”作为题目,意指为淮海和尚提供清凉之地,让他在万年寺中居住修行。诗的内容则生动地描绘了禅意浓郁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期待。 首句“潮声忽转石头城”,作者以石头城为背景,引出潮水的声音,彰显出自然界的雄伟壮观。“潮声忽转”说明自然界的声响能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寓含让人内心宁静的寓意。 第二句“大舍峰高侧耳听”,大舍峰是诗人在万年寺修行的地点,显示出高度的崇敬和赞美。诗人把大舍峰描绘成一种崇高的存在,通过侧耳倾听这一行为,强调内心的虔诚和对禅意的追求。 第三句“五百个僧都不会”,提及在寺中修行的众多僧人,他们都无法领悟到清凉的真谛。这里的“不会”并非贬义,而是表现出禅宗修行的一种境界,说明清凉之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最后一句“教他一一侍巾瓶”,意为让这些僧人努力践行禅意,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这里使用“侍巾瓶”这个词语,意味着让僧人保持谦卑、朴实的态度,去体悟生活中的清凉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修行禅意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期待,以及对清凉之境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