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今年梅雨已淋漓,梅尽多时雨意痴。
漫说池荷能润色,岂知岸柳亦颦眉。
一天黯黮云阴殢,六月清凉客子宜。
兀坐小楼香半线,纷纭万事只心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梅雨季已经持续了很久,连绵的雨水让梅花开得异常繁茂。尽管池塘里的荷花在雨中显得更为娇艳,但岸边的柳树却被这细雨扰得有些憔悴。一整天都阴沉沉的,让人感到压抑;六月的天气清凉宜人,适合旅居在外的人。我独自一人坐在小楼上,香烟袅袅,心中暗自理清各种纷繁复杂的琐事。
去完善
释义
1. 梅雨: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夏季的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被称为“梅雨”季节。
2. 淋漓:形容雨水连绵不断。
3. 梅尽:梅雨季节结束时。
4. 颦眉:皱眉,表示不悦或烦恼的心情。
5. 黯黮:指光线昏暗,天色阴沉。
6. 云阴:阴天时的乌云。
7. 殢:滞留,此处可理解为阴雨连绵。
8. 六月:诗中的六月指的是农历六月,相当于阳历七月份左右。
9. 清香:指荷花的香气。
10. 小楼:指诗人居住的小楼。
11. 香半线:点燃一半的熏香。
12. 纷纭:纷繁复杂的事物或事情。
去完善
赏析
《久雨》这首词描绘了江南连绵雨季的景致和作者心境。上阕写雨季的景象,梅雨过后,雨水仍然连绵不断,荷花虽得滋润但垂柳却因水患而发愁。下阕则抒发了雨季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与无奈。阴雨绵绵的天气使人心生忧郁,这看似清凉的六月却也让游子感到孤寂。作者独自一人坐在小楼中,默默看着窗外纷扰的世界,心中唯有自己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彰显了作者对于季节转换、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雨》是南宋诗人张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
在宋宁宗时期,国家政治逐渐腐败,民不聊生,战乱不断。张侃身处其中,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本人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未能进入仕途。然而,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关心民生疾苦,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侃创作了《久雨》一诗。通过描绘久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和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坚韧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