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飚。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戏剧演艺的故地,我曾因醉酒而迷茫,还记得那个迷人的身影。
可惜烟雾弥漫,轻轻细丝仍在,细雨纷飞天渐冷,脸上的妆容也慢慢褪去。
即便知道鲜花难敌时间,美丽不过数天,柳树一年中总有动人之处。我们无须急匆匆卷起画卷,酒后的脸上依旧能映出花开的景色。在那些美好的夜晚里,我们一起欣赏着动人的风景。
如今已不知她在何处,那座仙山遥远得仿佛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有身边的石阶上,青鸾还立在那里,却不见她离去的踪影。
尽管花在夕阳下更加艳丽,柳在月光下更显苍白,它们终究抵挡不住寒冷的来临。最令人感伤的是,子规鸟的哀鸣打破了冬日的寂静。
去完善
释义
《风流子》:作者是宋代诗人利登。
1.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梨园: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花柳地:繁花似锦、柳树成荫的地方,借指繁华场所。
扶残醉:喝醉酒之后微醺的状态。
妖娆:艳丽妩媚,这里形容女性或美景。
2.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叹惹住轻烟:意指惋惜时间消逝如同烟雾。
柔丝未改:指柳树依然茂盛如昔。
霏零疏雨:形容稀疏的雨滴。
腻粉先飘:形容花瓣飘落,如同细碎的粉末。
3.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更低道:即“更说”,意思是再说一说。
花无三日艳:花儿的美艳无法持续长久。
柳有一年娇:柳树在一年之中可以保持美丽。
4.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卷翠未迟:指的是树叶尚未凋落。
醉红易失:指花儿的红晕容易消失。
共偎香影,同赏良宵:共同欣赏美丽的夜晚。
5.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三山远:三山一般代指海上仙山,这里可能是比喻遥不可及的地方。
6.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飚。
傍砌青鸾:指石头旁的水流。
归飚:回归的风,这里可能指大雁南飞。
7.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花下红云:花瓣如同红色的云彩。
柳边白月:月光洒在柳树上,显得明亮。
8.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无端:无缘无故。
子规啼破寒梢:杜鹃鸟悲鸣着掠过寒冷的枝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词作,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落寞的情景,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上阕描绘了昔日的梨园花柳地,画面生动,色彩艳丽,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如今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飘落的桃花和柳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
下阕则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三山,那里云水相接,遥不可及。身边的青鸾仍在,却没有人来唤醒它。虽然夕阳依旧照耀着红花,白月仍然洒在柳梢,但这些景色已无法唤起曾经的激情。最后,词人以“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结尾,表达了无尽的感慨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的无情,让人们不禁陷入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流子》是宋代诗人利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已经灭亡,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成为中原的主宰,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段时间里,利登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使他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感慨。此外,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昏庸,也让利登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都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出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风流子》中,利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他以“楚乡风景”来象征南宋的江山,表达出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牵挂。同时,他还通过“青楼梦短,红烛泪多”等句子,展现了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