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楼春

标题包含
玉楼春
夹帘不卷重堂暮。白骑少年何处去。云根稚藕已胜花,烟外子松今作树。金月涩知无与。宝瑟风惊犹自语。斜河一道界相思,横隔天心寒似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描述了暮色中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慨。现将它译为现代白话文如下: 帘幕低垂,黄昏的重堂更显寂静。那些英俊的少年如今去了哪里?池边的嫩藕已经比花朵更加美丽,而那烟雾之外的松树也已然成荫。金色的月光显得有些暗淡,仿佛无人欣赏。琵琶琴瑟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独自低语。一弯新月如银河般划过天际,把人们的思念分割开来,就像隔在天心的寒雾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夹帘:指窗帘。2. 重堂:谓内堂。3. 白骑少年:指意中人。4. 云根:山脚。5. 稚藕:嫩藕。6. 胜花:胜过花朵,指更值得欣赏。7. 烟外子松:指远处烟雾中的松树。8. 金月涩:月亮暗淡无光。9. 无与:无人共赏。10. 宝瑟:琵琶。11. 风惊:风吹动的声音。12. 斜河:银河。13. 相思:思念之情。14. 天心:天空中央。15. 寒似雾:寒冷如雾气一般。
去完善
赏析
《玉楼春》利登的这首词以暮色苍茫的重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寥而又宁静的画面。“夹帘不卷重堂暮”中的“不卷”二字展现出帘幕的低垂,流露出一种幽静的气氛。而“白骑少年何处去”则引人深思,少年的去处和行踪成为了一个谜团,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云根稚藕已胜花,烟外子松今作树”分别描绘了稚嫩的莲藕和挺拔的松树,象征着生命的成长和坚韧。这一形象使得原本寂静的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的“金月涩知无与,宝瑟风惊犹自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月光的暗淡和瑟声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最后两句“斜河一道界相思,横隔天心寒似雾”则以银河和天空的景象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斜河将天空分割成两部分,宛如分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思念又如同寒雾般笼罩着整个天空。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暮色、少年、植物以及月亮等景象,传达出了一种深沉而丰富的情感。在静谧的画面中展现了生命力的旺盛,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明代诗人利登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初年。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社会动荡逐渐趋于稳定,然而百姓生活依然艰辛。 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诗人的家乡历经战乱,他在战乱中失去亲人、流离失所,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无常。然而,尽管面对困境,诗人仍然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与此同时,明朝初年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各种文学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表达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利登将他的感慨诉诸笔端,创作出了这一首动人的《玉楼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